[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3440.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孟运生;郑英;程浩;张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60/02 | 分类号: | C22B60/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富含 萤石 铀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领域中的浸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铀矿石的伴生矿物中,萤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矿物,由于萤石在高酸度条件下很容易溶解,并且溶解到溶液中的F离子会促进可溶性的二氧化硅聚合而形成胶体或沉淀,也能加速一些脉石矿物(如绿泥石)的溶解,因此采用传统的常规或强化浸出工艺(如加温搅拌浸出、高酸熟化堆浸、尾渣强化浸出等工艺),容易导致矿石中伴生的萤石大量溶解,一方面使得浸出液杂质浓度高,给后续浸出液中铀的提取、铀产品沉淀、废水处理等工艺带来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浸出试剂的消耗。
低酸浸出工艺,即常温下采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溶液(硫酸浓度5~20g/L),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酸度,弱化非目标矿物(如萤石)的反应电位势差,减少其溶出率。在地浸采铀工艺中,有研究将低酸浸出工艺用于碳酸盐含量较高的(以CO2计大于2%)铀矿床,一般使用的硫酸浓度小于2g/L,目的主要是减少高酸地浸过程中产生大量碳酸钙沉淀,而导致岩层渗透性下降。而常规搅拌或堆浸采铀工艺中,一般使用的硫酸浓度远大于20g/L,当处理富含萤石的铀矿石时,必然导致浸出液杂质浓度高,浸出试剂消耗大。
因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降低铀矿石浸出的酸耗,减少矿石中脉石矿物的溶出量,从而降低此类铀矿石处理的难度及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确定提取铀的方式,具体采用搅拌浸出、堆浸两种方式之一;
(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包括以下步骤:
(1)矿石破磨:
将铀矿石破碎后,磨矿至粒度小于设定要求;
(2)搅拌浸出:
将5~20g/L的硫酸溶液作为初始浸出剂加入铀矿石,浸出剂和铀矿石的液固体积质量比为(1~2)﹕1;
同时加入氧化剂,氧化剂加入量为铀矿石质量的0.1~2%;
余下硫酸在搅拌过程中采用间隔加入的方式,控制硫酸溶液的酸度保持在5~20g/L;
(3)浸出矿浆固液分离:
浸出后的矿浆进行真空抽滤,滤液为浸出液,滤饼用酸化水洗涤2~3次,洗涤后的滤饼为浸出渣;酸化水的液体体积/mL:滤饼质量/g=1﹕1;
(二)采用堆浸的方式提取铀时,包括以下步骤:
(1)矿石破碎:
将铀矿石破碎至粒度小于10~5mm;
(2)装柱:
拌入铀矿石质量3~5%的水,混匀后装柱;
(3)连续喷淋期:
采用硫酸溶液处理上述铀矿石,不间断喷淋,喷淋时间10~20天;
(4)间歇浸出期:
进一步降低硫酸浓度处理上述铀矿石,间歇喷淋,淋停比2﹕1,喷淋时间20~40天。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1)矿石破磨步骤中,将铀矿石破碎后,磨矿至粒度小于100~32目。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2)搅拌浸出步骤中,氧化剂为MnO2、H2O2、NaClO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2)搅拌浸出步骤中,余下硫酸在搅拌过程中采用间隔加入的方式,具体加入过程是间隔时间为0.5~2h,每次硫酸加入量为矿石质量的0.5~2%,硫酸总加入量为铀矿石质量的2~10%。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2)搅拌浸出步骤中,浸出温度为10~35℃,搅拌时间为2~8h。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3)浸出矿浆固液分离步骤中,浸出后的矿浆用布氏漏斗进行真空抽滤。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处理富含萤石铀矿石的方法,(一)采用搅拌浸出的方式提取铀时,(3)浸出矿浆固液分离步骤中,酸化水是浓度2~5g/L的硫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3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单清洗型稀土料液除油装置
- 下一篇:茶几(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