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鱼雷罐车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673.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峰;高士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鱼雷 罐车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水鱼雷罐车定位方法,属于罐车定位方法技术领域。通过非接触感应鱼雷罐体目标的温度从而实现铁水鱼雷罐车定位,满足冶金高炉出铁口向鱼雷罐车灌装铁水、炼钢倒罐站鱼雷罐车向铁水车灌装铁水及称量鱼雷罐车铁水重量或测量鱼雷罐内铁水液位等对鱼雷罐车定位的需求,避免因定位误差而造成灌装铁水外溢或影响检测准确性等。具有设备少、逻辑结构简单、维护简便、维护成本极低的特点,可以推广应用到鱼雷罐车铁水液面液位自动检测及铁水重量自动称量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铁水鱼雷罐车定位方法,属于罐车定位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鱼雷罐车定位多采用调车员目测定位,通过对讲机联系机车司机操控的方法。调车员在鱼雷罐车到达停车定位点附近时,发出停车指令,机车司机立即停车,由于在此过程中,调车员仅用眼睛观测判断,协同指挥以使鱼雷罐车停车在定位点处,机车停车时有惯性,机车车辆仍然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止,此时会使鱼雷罐车停车位置与定位点发生偏差,有时超过±30cm,对位不准确。通过人工信号传递、人工确认控制,其安全度低,容易因人为失误而造成铁水外溢事故或造成错误测量。
现有实现车辆定位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中国发明专利《鱼雷罐车定位及车号检测方法和装置》(申请号CN
200610023410.3;公开(公告)号CN 101003280A),专利技术是在每个鱼雷罐车上装有一个定位标志牌,在定位点位置的地面轨道道床上安装标志牌读头,当鱼雷罐车行驶到定位位置范围时,标志牌读头中心与鱼雷罐车上的定位标志牌中心接近到规定距离,标志牌读头将检测到的位置信号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警报提示已到定位位置范围内,鱼雷罐车停在指定位置,对接受到的位置确认后,固定好鱼雷罐车,按确认键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装于每个鱼雷罐车上的定位标志牌包含非接触IC芯片和天线,标志牌读头包含控制处理模块、射频电源和天线,标志牌读头经电缆线与安装在附近的读头控制器相连,读头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工作电源、显示器、设定器、信号输出电路,微处理器经通讯接口与读头控制处理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连接存储器、显示器和设定器,微处理器输出接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接控制系统,报警信号输出电路接显示报警器,微处理机连接显示报警器上的确认按钮,工作电源连接各个部件供电。
中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基于双传感器光电检测的轨道车辆定位装置》(申请号CN 201520601507.2;公开(公告)号CN 204821615 U),专利技术是在轨道车辆底部安装两光电传感器,沿轨道车辆前进方向依次设置于轨道上多个检测点,相邻检测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光电传感器的间距。光电传感器对检测点进行感应检测实现定位。光电传感器一和光电传感器二随着车辆移动,每次经过检测点的时候,根据光度变化即可获取到检测信号,由于检测点是固定的,因此根据获取的检测信号的数量,即可得到通过的检测点的数量,从而得到定位信息。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跟踪及定位系统以及方法》(申请号CN 201310135170.6;公开(公告)号CN 103192854 A,专利技术是采用车载标签、RFID接收终端及辅助探测定位装置来判断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
中国发明专利《铁水罐车与高炉出铁口的对位控制装置》(申请号CN201310199719.8;公开(公告)号CN 103255254 A,专利技术是采用对位控制模块,根据受铁的铁水罐车车轮轮缘的位置对对位状态进行判断,如果对位状态为准确(符合偏差标准),则产生驱动信号,否则不产生驱动信号。自复位主令开关安装在弓形钢板上,然后垂直于地面分别固定在钢轨的内侧混凝土基座上,滚轮轴要垂直于钢轨,其滚轮中心比车轮轮缘最底部高出约20mm,滚轮外侧离钢轨3mm,使铁水罐车经过时,车轮轮缘压迫自复位主令开关的滚轮,滚轮带动摇杆倾斜,使前进方向上的触点接通。
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和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