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456.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俊;罗兴锜;冯建军;吴广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F04D29/66;F04D2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叶顶 间隙 诱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包括诱导轮轮毂体,沿诱导轮轮毂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一圈轴流式叶片,轴流式叶片的外缘同轴设有轮缘环套,轴流式叶片与轮缘环套的内表面固接为一体,诱导轮轮毂体靠近泵进口的一端端部设有锁紧螺母。解决了现有诱导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叶顶间隙空化空蚀和叶顶间隙泄漏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
背景技术
诱导轮属于一种轴流式叶轮,通常安装在泵叶轮的进口用于提升泵的入口压力从而改善其气蚀性能。诱导轮通常采用螺旋式的叶轮,其与泵入口壳体间存在叶顶间隙。由于叶顶间隙的存在,诱导轮轮缘处的流体在正背面压差的作用下高速绕流叶顶间隙时极易产生间隙空化,叶顶间隙空化所诱发的空蚀作用会使诱导轮轮缘处的叶片产生裂纹和缺口,从而使诱导轮的性能下降,进而导致诱导轮后的离心泵汽蚀,这种现象在某些小型高转速泵(如车载消防泵)中尤其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解决了现有诱导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叶顶间隙空化空蚀和叶顶间隙泄漏流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包括诱导轮轮毂体,沿诱导轮轮毂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有一圈轴流式叶片,轴流式叶片的外缘同轴设有轮缘环套,轴流式叶片与轮缘环套的内表面固接为一体,诱导轮轮毂体靠近泵进口的一端端部设有锁紧螺母。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轴流式叶片的数量不少于3片。
其中轮缘环套的外表面设有连续的螺旋形迷宫密封齿。
其中螺旋形迷宫密封齿的齿形为矩形。
其中螺旋形迷宫密封齿的旋进方向为:从诱导轮进口至出口,按与诱导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进。
其中锁紧螺母为圆锥状或者半球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诱导轮中采用轴向距离短的轴流泵叶片,因此整个诱导轮结构紧凑、易于布置。同时,该型诱导轮没有叶顶间隙因此不会产生间隙空化,不仅保护了诱导轮免受叶顶间隙空化空蚀的破坏,延长了诱导轮的使用寿命,同时消除了间隙泄漏流动对诱导轮扬程的负面影响,为保证诱导轮后的叶轮稳定、安全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安装在水泵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导轮轮毂体,2.轴流式叶片,3.轮缘环套,4.锁紧螺母,5.转动轴,6.泵进口壳体,7.水泵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无叶顶间隙空化的短距诱导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诱导轮轮毂体1,沿诱导轮轮毂体1(同一轴向位置)的周向均匀分布有一圈轴流式叶片2,轴流式叶片2的外缘同轴设有轮缘环套3,轴流式叶片2与轮缘环套3的内表面固接为一体,诱导轮轮毂体1靠近泵进口的一端端部设有锁紧螺母4。
其中轴流式叶片2的数量不少于3片。
其中轮缘环套3的外表面设有连续的螺旋形迷宫密封齿。
其中螺旋形迷宫密封齿的齿形为矩形。
其中螺旋形迷宫密封齿的旋进方向为:从诱导轮进口至出口,按与诱导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进。
其中锁紧螺母4为圆锥状或者半球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