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1484.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廖勇;魏炜;石文睿;叶应贵;冯爱国;王兴志;石元会;赵红燕;徐敬友;季运景;李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气储层 品质 测录井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获取工区待评价井页岩的测录井资料;确定待评井页岩层段;依据工区实钻井的测录井资料建立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为X轴,页岩总孔隙度POR为Y轴,构成TOC—POR评价图版,在评价图版上,用不同符号对页岩气储层品质所分类进行标注;将已确定的工区品质类别划分标准绘制到评价图版上,待评价井页岩气储层层段的页岩总孔隙度POR和总有机碳含量TOC的值投点评价图版上,从数据点所在区域判断待评价井页岩气储层层段的对应储层品质类别;输出评价结果。本发明方法简便,在涪陵页岩气田、宜昌地区应用,结果满足了评价和工程服务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开发是个世界级的技术难题,页岩气储层评价特别是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生产实际表明页岩气储层品质的好坏是决定页岩气产能高低的最直接的关键因素。进行页岩储层品质评价是页岩气投资开采的重要一环,将直接决定开发效益。
目前,对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的方法与标准是广泛依赖于各种测试手段和实验室分析所得的各种指标参数,涉及参数指标繁多,且分类方式复杂,有些甚至缺乏明确的分类界限,不能满足测录井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实施起来快捷、简便、成本低,现有生产实践已经有效验证的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CN105134195A提供了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方法,包括:采集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根据所述的测井资料、岩心资料确定目的层段页岩有机碳含量、粘土含量、地层压力系数、含气量;根据所述的有机碳含量确定目的层段页岩地层的有效厚度;根据所述的有效厚度确定页岩气地层的埋藏深度;根据预先存储的页岩气井资料、气藏产能分别确定有机碳含量、粘土含量、地层压力系数、总含气量、有效厚度和埋深对应的权重值;根据所述的权重值、所述的有机碳含量、粘土含量、地层压力系数、总含气量、有效厚度和埋深评价页岩气储层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方法简便、适应性强的,能满足国内页岩气现场勘探开发需要的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页岩气储层品质测录井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获取工区待评价井页岩气储层的测录井资料,包括测井和录井的页岩气储层解释井段、岩性、气测全烃含量、甲烷含量、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POR、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TOC;
气测全烃含量、甲烷含量、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POR、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TOC;POR、TOC的计量单位均为%。
2)确定待评井页岩气储层层段
(1)当测井和录井储层井段划分一致时,直接选用测井解释井段作为页岩气储层层段;
(2)当测井和录井储层井段划分不一致时,选用岩性为页岩、气测全烃含量和甲烷含量有明显异常的井段作为页岩气储层层段;
3)判断是否已建立工区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
(1)对已建立了工区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并且实用性较强,直接绘制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图版;
(2)对未建立工区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或已有标准不适用,需要根据已有工区数据建立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
(3)依据工区实钻井的测录井资料建立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
对未建立工区页岩气储层品质评价标准的,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TOC为X轴,页岩气储层总孔隙度POR为Y轴,构建TOC—POR评价图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1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