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钩钢丝绳下放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1297.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武;郭继舟;李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8 | 分类号: | B66D1/28;B66D1/48;F15B1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明娅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下放 助力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钩钢丝绳下放助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吊臂头节(1)上的支架(8),支架(8)上设有沿钢丝绳方向摆动的摆杆(27),所述的摆杆(27)上部设有油缸驱动机构,通过油缸驱动机构带动摆杆(27)前后摆动,所述的摆杆(27)下方设有钢丝绳夹紧装置和摆杆滑轮(18),钢丝绳B(17)穿过摆杆滑轮(18)和钢丝绳夹紧装置之间的缝隙,通过钢丝绳夹紧装置在夹紧钢丝绳状态下带动钢丝绳向前摆动,钢丝绳夹紧装置对钢丝绳松开后,摆杆向后摆动,摆杆滑轮(18)随钢丝绳B(17)的移动而转动。本发明装置采用摆杆式结构实现对钢丝绳的助力拉拽,结构简洁美观;采用油缸驱动,比采用液压马达等驱动机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吊臂辅助放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钩钢丝绳下放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卷扬放绳(吊钩下落)的时候,由于空钩重量不够大,加上吊钩穿绕的钢丝绳倍率较大,各滑轮阻力等因素,造成下落不顺畅,甚至吊钩落不下来。目前解决此问题采用的办法就是起重机下落变幅,或者行走,或者回转,使吊钩晃动,从而使吊钩下落较为容易;或者吊钩上增加附加配重,但又降低了起重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钩钢丝绳下放助力装置,包括设置在吊臂头节1上的支架8,支架8上设有沿钢丝绳B17方向摆动的摆杆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27上部设有油缸驱动机构,通过油缸驱动机构带动摆杆27前后摆动,所述的摆杆27下方设有钢丝绳夹紧装置和摆杆滑轮18,钢丝绳B17穿过摆杆滑轮18和钢丝绳夹紧装置之间的缝隙,通过钢丝绳夹紧装置在夹紧钢丝绳B17状态下带动钢丝绳B17向前摆动,钢丝绳夹紧装置对钢丝绳B17松开后,摆杆向后摆动,摆杆滑轮18随钢丝绳B17的移动而转动,所述的摆杆27前后方摆动行程终点均设有行程开关,当摆杆27摆动到前后终点处时,分别触发前后方行程开关,控制电磁换向阀28两端电磁铁的通断换向,从而控制整个助力装置内液压系统油路,当摆杆27摆动到前终点处,碰到前行程开关,前行程开关发出信号,控制钢丝绳夹紧装置松开,摆杆上部推拉油缸将摆杆往后拉,摆杆滑轮18在钢丝绳B17上空转拖动;当摆杆27摆动到后方终点处时,触发后行程开关,后行程开关发出信号,通过油路控制,利用钢丝绳夹紧装置将钢丝绳B17夹紧,同时摆杆上部油缸将摆杆往前推,钢丝绳B17在摆杆滑轮和钢丝绳夹紧装置的夹持下往上提。
所述的钢丝绳夹紧装置包括连接在摆杆27下端的压紧头,所述的压紧头包括上方水平顶板和两侧的压紧头侧板A16、压紧头侧板B21,所述的压紧头上方内部设置有压紧弹簧26,压紧弹簧26下端连接压紧滑块25,压紧滑块25下端连接压轴24,压轴24底部连接压头23,两侧压紧头侧板上开设有供压轴24两端穿过的滑槽,使得压轴24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进而带动压轴下方压头23上下移动,所述两侧的压紧头侧板A16、压紧头侧板B21外侧边对称设有支座15,支座15上设置有夹紧油缸14,两侧支座上的两个夹紧油缸14上端推拉杆分别与压轴24两端外伸杆底部连接,通过压紧油缸运动带动压轴24上下移动,所述的摆杆滑轮18设置在两侧压紧头侧板底部中间,滑轮轴20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压紧头侧板侧壁,滑轮与两侧的压紧头侧板之间填塞有垫片19。
所述的摆杆27有两根,分别为前摆杆10和后摆杆13,所述的前摆杆10上部连接前推拉油缸9,所述的后摆杆13上部连接后推拉油缸12,所述的前摆杆10前后方行程终点分别设有行程开关A7和行程开关B11,所述行程开关A7控制电磁换向阀28上电磁铁1DT的通断,所述行程开关B11控制电磁换向阀28上电磁铁2DT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1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