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醋酸生产丙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917.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窦和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驭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10;B01J23/34;B01J35/02;B01J37/03;B01J37/08;C07C45/48;C07C4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催化 醋酸 生产 丙酮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体地,是一种用于催化醋酸生产丙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丙酮,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3COCH3,是饱和脂肪酮系列中最简单的酮,具有特殊气味,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55%~12.8%(体积)。此外,丙酮的蒸气压为53.32(kPa,9.5℃),燃烧热为1788.7(kJ/mol);丙酮可与水混溶,也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丙醇、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可溶解许多有机产物如树脂、醋酸纤维、乙炔等,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在工业上,丙酮除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制造硝化棉的溶剂)、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还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目前来看,丙酮在中国主要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酚A、医药、防老剂等。以2015年为例,溶剂和双酚A分别占丙酮消费总量的34%和25%,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ACH/MMA)约占总消费量的12%。
现阶段,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苯酚丙酮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已基本淘汰)等。具体地:
(1)异丙醇法:丙烯水合生成异丙醇,异丙醇脱氢生成丙酮,其方程式如下:
(2)异丙苯法:丙烯和苯反应生成异丙苯,再氧化、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其方程式如下:
其中,异丙醇法生产丙酮一般是以丙烯为起始原料,首先水合生成异丙醇,再脱氢生成丙酮。而异丙苯法是以丙烯和苯为原料,先生成异丙苯,再氧化、裂解生成苯酚和丙酮。当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该技术主要的专利生产商有Kellogg Brown&Root公司、三井化学公司和UOP公司。中国当前有80%以上的丙酮是经由异丙苯法生产的。以上两种方法,无论是哪个路径,生产一分子的丙酮,必消耗一分子的丙烯。从成本上计算,虽然以丙烯为原料直接生产丙酮是没有利润,但苯酚丙酮工艺依靠苯酚的高位价格拉动,该方法在当前依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当前中国丙酮的消耗量较大,但是自给率非常低,因此,国内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丙酮。中国1996年进口丙酮10.1万吨;2004年达到25.4万吨,约占当年国内总消费量的50.8%;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33.7万吨,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4.5%;2012年进口为69.0万吨,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0.4%。2013、2014年全国化工市场萎缩,丙酮的年进口量依然将近为50万吨。其中,我国1998-2014年丙酮的年产量、进口量和表观消耗量以及自给率情况见表1。
表1我国1998~2014年丙酮的生产、进口和消耗量统计表
虽然,近年来中国国内主要苯酚、丙酮生产企业纷纷进行扩能改造及新建了生产装置,实现了丙酮年产量的逐年递增,已经由1998年的12万吨,增加到2004的22.5万吨和2014年的87.0万吨(产能159万吨,开工率54.7%)。但是自2010年起,由于建筑、汽车、电子、家电等苯酚的终端市场开始萎缩,致使苯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走低。而原料纯苯价格却不断上涨,在原料高成本和产品低价格的双重夹击下,苯酚利润大减。受此影响,苯酚丙酮装置开工率下降,造成丙酮供应紧张,并导致丙酮价格不断上扬。预计未来,随着苯酚市场的持续萎缩,苯酚丙酮的开工率将维持在低位,国内丙酮市场的自给率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价格也会在高位运行。
事实上,除了上述生产方法外,以醋酸为原料也可以生产丙酮,其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驭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驭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分布式光伏能量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