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5236.7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7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苏毅;喻飞;张涛;袁博;潘霄;朱宜飞;陈玉梅;李成子;鱼维娜;陈鸿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G21D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刘琳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核电厂 防火 分区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提出每个厂房洞室为一个大的防火分区,各个厂房洞室之间的联系洞廊或交通道采用平开式的防辐射甲级防火门分隔。在每个厂房洞室内部,根据其工作性质、火灾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程度以及方便人员逃生、消防队灭火等要求划分防火小区、限制机组不可用性防火区。每个防火小区均采用符合规定的耐火材料分隔,防火小区的疏散门采用平开式(或滑动式)的防辐射甲级防火门。本发明根据地下核岛各厂房的布置特点、工艺特点、火灾危险性大小等具体情况,在满足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出设置安全可靠地下核电厂大型洞室群的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系统是核电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厂的消防系统应在符合其他核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对核电厂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布置,尽可能降低由于外部或内部事件而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将火灾的影响降至最低。
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核电厂均为地面核电厂,已颁布有相关的核电厂消防设计规程规范进行防火设计管理。地下核电厂地面建筑物及设备的消防设施按上述有关核电厂消防设计规程规范进行设计,地下核岛各洞室群的消防可参照上述地面核电站规范的相关规定,但是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火灾的危害性。
地下核电厂的常规岛各厂房一般布置在地面,而将核岛部分的主要厂房置于地下,从消防的角度来看,地下核岛与地上核岛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交通洞廊多,疏散及救援线路长,火灾发生时,地下洞室内部主要依靠应急灯光照明,人员疏散过程中的辨识度不及地上核电厂清洗,疏散较困难;
(2)地下洞室封闭性好,有利于隔绝灭火及限制火灾的蔓延扩大,但同时也增加了灭火救援工作的困难。由于设备至于地下,火灾情况难以直接观察。
(3)相比地下商场、地铁站台等地下空间,地下核电厂的核岛厂房布置有大量涉核设施,消防设计中需要考虑涉核设施的危险性并提出更严格的消防措施;相比地面核电厂,地下核电厂的核岛等设施置于地下,火灾发生时的救援和消防难度更大,需要针对性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有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及的一种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核电厂地下洞室为单位设置防火分区,包括反应堆厂房防火分区、核辅助厂房防火分区、1号安全厂房防火分区、2号安全厂房防火分区、燃料厂房防火分区、电气厂房防火分区、泄压洞室防火分区;
2)将所述核辅助厂房防火分区、1号安全厂房防火分区、2号安全厂房防火分区、燃料厂房防火分区、电气厂房防火分区与人行通道之间通过防辐射甲级防火门分隔,所述反应堆厂房防火分区与泄压洞室防火分区之间不进行隔离;
3)在每个防火分区中设置火警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固定式自动灭火系统;
4)在每个防火分区中将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分开设立;
5)在每个防火分区中设置防火小区,每个防火小区采用耐火材料分隔,疏散门采用平开式或者滑动式的防辐射甲级防火门;
6)将地下核电厂中主交通通道与外界通过防火防辐射门带空气幕分隔。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固定式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不适于通过水喷雾灭火的防火分区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将所述反应堆厂房防火分区中的单个电缆托架设置为一个防火小区,每台反应堆冷却剂泵设置为一个防火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52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双组份混胶阀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鱼竿悬挂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