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825.1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陈红梅;滕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2;C09D7/61;C08L23/08;C08L23/06;C08L23/12;C08K5/09;C08J7/04;B32B25/14;B32B25/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32277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 tpo 汽车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包括自下而上的聚烯烃海绵层、TPO表皮层、水性聚氨酯底漆层和水性聚氨酯面漆层,水性聚氨酯底漆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50‑70份、消泡剂0.1‑1份、分散剂0.2‑0.5份、固化剂0.2‑0.6份、纳米二氧化钛3‑10份、硅溶胶2‑5份、去离子水15‑30份。本发明的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解决了传统溶剂型TPO材料VOC高、气味差的缺点,符合汽车厂商对内饰材料的环保低散发低VOC的高品质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汽车的逐步普及以及人民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浓度作为表征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成为了汽车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严格控制的指标。
聚烯烃弹性体材料(TPO)具有可以回收、轻量化且环保的特性,成为新型的汽车内饰材料,为国内汽车厂商提供了汽车内饰材料新的解决方案。其表面通常需要进行涂饰一层油漆,用来提高抗刮擦性能以及提供良好手感。但目前应用在聚烯烃弹性体表面的油漆通常为溶剂型聚氨酯油漆,常以甲苯,丁酮等等材料作为溶剂,而产品残留的溶剂会导致VOC的超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本发明的TPO汽车内饰材料,采用挤出法挤出TPO表皮,之后涂覆水性聚氨酯底漆和面漆,再复合聚烯烃海绵,最终制得的聚烯烃弹性体材料。由于使用水性聚氨酯涂覆,最终产品的VOC释放量和挥发性能有了大幅的降低,解决了传统溶剂型TPO材料VOC高、气味差的缺点,符合汽车厂商对内饰材料的高品质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包括自下而上的聚烯烃海绵层、TPO表皮层、水性聚氨酯底漆层和水性聚氨酯面漆层,所述水性聚氨酯底漆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50-70份、消泡剂0.1-1份、分散剂0.2-0.5份、固化剂0.2-0.6份、纳米二氧化钛3-10份、硅溶胶2-5份、去离子水15-30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面漆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50-70份、无机填料5-10份、消泡剂0.1-1份、分散剂0.2-0.5份、固化剂0.2-0.6份、纳米二氧化钛3-10份、去离子水15-30份。
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碳酸钙、硅灰石、云母石和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100-400nm。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乳液型硅氧烷消泡剂或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水性聚氨酯底漆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60份、消泡剂0.5份、分散剂0.4份、固化剂0.5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硅溶胶3份、去离子水25份;
所述水性聚氨酯面漆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60份、无机填料8份、消泡剂0.5份、分散剂0.4份、固化剂0.5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去离子水2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低VOC的TPO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制备TPO表皮层:将按重量份计的20-40份聚乙烯、20-40份聚丙烯、25-40份乙烯丁烯橡胶或乙烯丙烯橡胶、6-15份硬脂酸类助剂、5-9份色母粒混合均匀,投入挤出机,经挤压形成TPO薄膜;然后对TPO薄膜进行电晕处理,得到TPO表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隔热涂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涂料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