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拆卸侦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598.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阙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20 | 分类号: | G01V8/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孙芬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侦测 装置 | ||
一种防拆卸侦测装置,用于侦测产品的外壳是否被拆开,防拆卸侦测装置包括:第一侦测电路,第一屏蔽罩,第二侦测电路及门电路。其中,第一侦测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相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一屏蔽罩设置于第一侦测电路中,用于根据外壳是否被拆开的状态相应屏蔽第一触发信号。第二侦测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相应输出第二信号。门电路与第一侦测电路和第二侦测电路,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组成信号序列,判断信号序列与预设序列不相同时,输出外壳被拆开的侦测信号。本发明提供的防拆卸侦测装置,可以实时发现实时发现产品外壳是否被非法打开,极大地保障了产品内部信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侦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防拆卸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产品中,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产品工作时的内部信息,通常会设置一些防止用户拆解产品外壳的结构。如在产品中设置一些自动复位触点的保护器,通过保护器与其他一些结构件的接触,使得自动复位粗点相应地被按下或者弹起来,以在产品被拆解外壳后,保护器控制产品不工作,以保护产品中相应信息不被盗取,然而保护器结构较复杂,限量精度较低、稳定性差,不利于保护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拆卸侦测装置,以准确侦测产品是否被拆解,从而保护产品工作时的内部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拆卸侦测装置,用于侦测产品的外壳是否被拆开,防拆卸侦测装置包括:第一侦测电路,第一屏蔽罩,第二侦测电路及门电路。其中,第一侦测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触发信号相应输出第一信号。第一屏蔽罩设置于第一侦测电路中,用于根据外壳是否被拆开的状态相应屏蔽触发信号。第二侦测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二触发信号相应输出第二信号。门电路与第一侦测电路和第二侦测电路,用于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组成信号序列,判断信号序列与预设序列不相同时,输出外壳被拆开的侦测信号。
优选地,第一侦测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第一信号发射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发射第一触发信号。第一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以输出第一信号。
优选地,第一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电性连接至电源,用于发射第一触发信号。第一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电性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与地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受控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地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受控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优选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的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为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为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受控端为基极。
优选地,第一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光侦测器,第一光侦测器的第一导通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光侦测器的第二导通端与地电性连接,第一光侦测器的光侦测端用于接收第二触发信号,第一光侦测器的第一导通端作为第一侦测电路的输出端以输出第一信号,在第一屏蔽罩没有遮挡第一触发信号时,光侦测端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第一光侦测器的第一导通端与第一光侦测器的第二导通端导通。
优选地,第二侦测电路包括:第二信号发射电路和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第二信号发射电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发射第二触发信号。第二信号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第二触发信号以输出第二信号。
优选地,第二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四电阻电性连接至电源,用于发射第二触发信号。第二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电性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与地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受控端通过第五电阻与地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受控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优选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的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第一导通端为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第二导通端为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受控端为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震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