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375.6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旦;陈红梅;滕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6 | 分类号: | D06N3/06;D06N3/00;C08L27/06;C08L63/00;C08L23/06;C08J9/04;C09D127/06;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挠曲 打孔 透气 聚氯乙烯 人造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人造革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PVC致密层和油漆层,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和方法制备的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强、耐磨、低温耐挠曲性较强的特点,兼备类似真皮的透气性、舒适度,手感较好,而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人造革材料应用广泛,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追求的热情也逐渐提高,但是目前人造革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尽管真皮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手感,但是真皮存在如下明显缺陷:价格昂贵,资源有限,此外真皮的低温耐挠曲性差、耐磨性差、表面极易损坏,一旦遇上刀、剪、针等尖锐物品,真皮上就会留下印痕;其次,常规聚氯乙烯内饰材料尽管具有良好的耐清洁,耐磨等性能,但是其透气舒适度又不足,而普通聚氯乙烯配方制备的打孔透气性材料,由于其较差的乃挠曲性能存在长期耐刮擦和实用性差的明显缺点;再者,在人造革表面处理过程中常使用属于生殖毒性的物质——N-甲基吡咯烷酮和N-乙基吡咯烷酮,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机械性能好、类似真皮的透气性和舒适度、低温耐挠曲性强的人造革。
同时,在人造革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常用压延法制备,但是现有技术中压延处理过程中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材料本身物理或化学的不利变化,甚至引发火灾。但是温度过低又达不到产品质量需求,因此压延过程对温度的控制较为严格和苛刻,生产成本较高和效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本发明的人造革类似真皮的透气性,舒适度,手感较好,本发明的配方赋予人造革优异的低温耐挠曲性。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其包括基布层、PVC发泡层、PVC致密层和油漆层,其中,所述PVC发泡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60-80份、耐低温增塑剂40-50份、发泡剂0.5-3份;所述PVC致密层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40-80份、耐低温增塑剂35-50份、发泡剂0.5-3份、稳定剂1-3份、聚乙烯蜡1-3份;所述油漆层由以下质量份的材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20-50份、耐低温增塑剂25-45份、聚双酚酸苯基磷酸酯1-2份、手感剂1-3份。
作为优选,所述发泡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十二烷基磺酸钠1-2.5份、钛酸酯1-2.5份、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100份,钛酸酯优选单烷氧基磷酸酯钛酸酯偶联剂Tl-411-A,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配会产生显著的增效作用,本发明选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与钛酸酯的复配型发泡剂,一方面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一步增强泡沫的稳定性,无需在PVC发泡层的配方中另加发泡稳定剂,另一方面因为钛酸酯偶联剂Tl-411-A钛酸酯本身含有磺酸基和磷酸酯基等多种活性基团赋予发泡层体系一定的粘结性。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本身的耐磨强度和韧性强、耐低温力学性能强、粘结性能强,与具有表面活性较强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与钛酸酯的复配型发泡剂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PVC发泡层和PVC致密层的机械稳定性和耐低温力学性能,而且因为PVC发泡层和PVC致密层中均含有本发明特殊配方的复配型发泡剂,确保PVC发泡层和PVC致密层的层与层之间的粘结性,使得人造革的机械性能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手感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石蜡10份、脂肪酸5份、微晶蜡2份、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1.8份、聚丙烯酸钠1份、乳化硅油0.4份,油漆层更加温暖柔软的丝绸手感,更接近于真皮之手感效果。
采用以上原料配方后,本发明的耐低温挠曲打孔透气聚氯乙烯人造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除尘的地毯及其整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降低能耗的汽车安全带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