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187.3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3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宋亮;盛宗海;刘成波;陈敬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硫化钼 吲哚 纳米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和吸附在所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表面的吲哚菁绿;其中,所述吲哚菁绿与所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的质量比为1-5:1,所述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光学吸收峰值在近红外波段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粒径为100nm-3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的边缘厚度为0.65nm,中间厚度为10.65nm。
4.一种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溶液和吲哚菁绿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5-7小时,得到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其中,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吲哚菁绿与所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的质量比为1-5:1;所述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光学吸收峰值在近红外波段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硫化钼粉末和牛血清白蛋白加入到纯水中得到混合液,随后将所述混合液冰浴超声破碎10-15小时,然后以5000-7000转/分的速度离心分离10-15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到单层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溶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吲哚菁绿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吲哚菁绿粉末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溶解,得到吲哚菁绿溶液,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亚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搅拌后的混合溶液透析8-12小时,得到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或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二硫化钼-吲哚菁绿纳米复合颗粒在制备治疗肿瘤的光声成像造影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1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