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2731.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娣;高威;朱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0;A01G9/10;A01N51/00;A01N47/12;A01N41/00;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8 | 代理人: | 张建鹏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育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大棚中利用基质实现对水稻的机械化育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的育秧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根须发达、枝叶挺拔的壮秧意味着水稻生长的先天优势,是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大国,对壮秧的需求量很大。
传统的田间水田育秧方法,虽然可以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秧,但是存在如下缺陷:①育秧、起秧劳动强度大,对人的身体伤害较大,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在经济上并不合适;②秧苗品质难以保证,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大,如果育秧播种时碰到连续低温阴雨就会出现出苗不匀、出苗率低的问题;③栽插起苗受限于天候,如碰到连阴雨天气,秧板无法搬运与栽插,影响及时栽插。
无土栽培是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的作物栽培方式,其采用蛭石、木屑等作为固定植株的基质,通过向基质中添加适用于不同品种的营养液的方式来培养作物。其可以根据作物品种和不同生长期调节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和营养液中的不同元素的含量,既可以不受客观天候的影响,又能够充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避免某些元素因添加过度而浪费,因此得到了日益推广。
木薯是一种高产的高淀粉含量作物,广泛应用于酒精生产,但木薯下脚料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燃烧、掩埋和堆肥等。但燃烧因其热值低,且在使用前需要彻底干燥,周期长,价值低,热电厂等单位不愿使用;掩埋则需占用大量的地方,且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堆肥因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低,农民利用热情不高。因此,酒精生产的木薯下脚料的处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棚条件下,采用基质实现水稻的机械化育秧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浸种催芽;
步骤2:播种;
步骤3:暗化处理;
步骤4:秧苗成长管理;
步骤5:秧苗移栽前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稻育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过程:
晒种:播种前,将水稻种子晒种2-3天;
种子处理:将晒好的种子,浸在预先配好的浸种药液中48小时;
催芽:将吸足水的种子置于大棚内进行保湿催芽到破胸,种子破胸露白率达90%可进行播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稻育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过程:
基质准备:所述基质为酒精生产过程中的木薯下脚料;
均匀播种: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完成秧盘输送、基质填入、喷水、播种、覆盖基质盖籽各作业过程,每盘芽谷播量常规稻130g-150g或者杂交稻80g-100g,秧盘内底部基质厚度控制在2.0cm-2.5cm,用于盖籽的基质厚度为0.3cm-0.5c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稻育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过程:
把播种结束的秧盘移入室内叠放整齐,依次叠放高度40-50张秧盘,在最上层育秧秧盘摆放一张空秧盘,堆放大小可根据育秧盘数及堆放容量定,暗化时间在48小时左右,待盘内出苗率达90%以上,芽长10-15mm,暗化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稻育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过程:
摆盘:将暗化出苗的秧盘摆放在大棚温室内,在单层育秧大棚的情况下,将秧盘对齐平放在地面上,中间留走道;在层架式育秧大棚的情况下,将秧盘对齐平放在育秧架上,早播的放在上层,晚播的放在中、下层;
喷水:利用大棚喷滴灌设施,摆盘后喷水达到底盘淋透,表面不积水的程度;
水分管理:秧苗1叶1心期之前保持湿润,如出现基质表层发白即补水,1叶1心期后控水,补水时间为日出前或日落后水温与大棚室温相接近时;
温度管理:育秧期间晴天中午室温上升较快时通过打开棚门、裙膜、启动室内排风扇、覆盖遮阳网的方式降低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稻育秧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包括如下过程:
病虫害防治:移栽前2d-3d施加起身药;
炼苗:移栽前要控制水分与温度进行炼苗,使秧苗适合机插秧要求,即秧龄13-15天,秧苗高度15-17cm,苗挺、叶绿、生长整齐、根须白、秧盘盘结度好,提起不断裂,达到壮秧标准;
栽前起运:将运秧工具停靠走道起秧处,将秧盘整盘搬运到运秧工具车上,运往栽插大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2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