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9365.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张美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12;B28C5/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物料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的生态透水性泡沫混凝土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砌块由骨料、水泥、水及专用添加剂等经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一种有较大连续孔隙的轻质混凝土制品。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品是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代表之一,它具有很强的透水能力,能让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采用生态透水路面铺面解决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回补和释放是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透水性泡沫混凝土在物料混合过程中,因大量粉体物料的加入容易造成粉尘的上扬、水体的溅出以及大量物料沉底结团的问题,这样会造成物料混合不均匀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同时也会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常用的设备在运行时,因配备电机带动大量物料转动,这就会产生振动并造成设备晃动,这样会对外界造成噪音污染,同时也会影响到物料加工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釜体、进料腔、上盖板、支撑装置和出料管,所述釜体上端铆接固定有上盖板,其下端中部设置有出料管,其外壁中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上盖板中部上方铆接设置有搅拌电机,该搅拌电机下端的输出端贯穿上盖板并连接设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外围焊接设置有搅拌扇叶,该搅拌轴下端焊接设置有弧形刮条;所述喷淋管设置在上盖板下壁,其右侧上部设置有贯穿上盖板的进水管;所述进料腔焊接设置在上盖板上部左侧,其上部左侧设置有进料斗,其下部右侧和上盖板之间贯穿设置有进料口,其左端设置有给料电机,该给料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其左壁并与其内部水平设置的给料转轴连接,该给料转轴外围焊接设置有给料扇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杆、螺纹接头、垫片、连接杆、防滑垫、固定螺栓和减震弹簧;所述支撑底座与釜体外壁中部焊接固定,其下部两侧对称焊接设置有支撑杆,该支撑杆下端开有螺纹孔并连接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下部中空,其内上壁镶嵌有垫片;所述连接杆贯穿螺纹接头下端并伸入螺纹接头的中空位置,其与螺纹接头为活动连接,其上端焊接有限位金属片,其下端连接设置有防滑垫,其与防滑垫通过间隙配合相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栓贯穿防滑垫中部将两者固定;所述防滑垫底部镶嵌有橡胶垫层;所述螺纹接头下端和所述防滑垫上端位于连接杆外围设置有减振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上盖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给料电机铆接固定在所述釜体左端,其输出端与进料腔左壁活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的控制线路及给料电机的控制线路均与固定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扇叶和给料扇叶均为金属材质的螺旋形叶片;所述给料扇叶外围和所述进料腔内壁相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刮条为对称设置的弧形金属片,该弧形刮条和釜体底部内壁相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呈环形铆接固定在所述上盖板下壁,其下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广角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腔为水平放置的圆柱状封闭的空心筒。
进一步地,所述给料转轴的左端和所述给料电机的输出端及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上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给料转轴的右端通过轴承和所述进料腔内右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之间下部通过钢条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料管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上盖板与釜体的接触位置镶嵌有橡胶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