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ASA共挤发泡模具的共挤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966.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叶文祥;黄红英;叶文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威晟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asa 发泡 模具 共挤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ASA共挤发泡模具的共挤板。
【背景技术】
ASA工程塑料也即为改性树脂,是由苯乙烯、丙烯腈和丙烯酸橡胶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其具有很强的耐候性,不但可抵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降解、老化、褪色,同时对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引起的分解或变色有了坚强保障,极大的提升了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通常会在产品的表面覆盖一层ASA工程塑料,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然而,由于ASA工程塑料在熔融状态时流动性较好,从共挤发泡模具中挤出时,难以稳定控制其流动方向,无法满足ASA共挤料在产品表面的连续覆盖,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ASA共挤发泡模具的共挤板,通过共挤板结构的改进,在共挤板不同的位置设置多个导流通孔,并在所述导流通孔的两端端面分别连通设置有分流道槽和包覆流道槽,便于对ASA熔融状态的共挤料流动方向的控制,从而实现ASA共挤料稳定连续的覆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ASA共挤发泡模具的共挤板,包括共挤板本体,所述共挤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型腔,在所述共挤板本体上端的端面设置有输入口,在所述共挤板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引流孔、衣架状的主流道槽以及多个分流道槽,所述引流孔贯通于所述输入口,所述主流道槽上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引流孔,所述分流道槽的上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主流道槽的下端,多个所述分流道槽的下端均设置有导流通孔;在所述共挤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包覆流道槽,且所述包覆流道槽设置于所述主流道槽的相对侧,所述包覆流道槽的中部连通于所述导流通孔,所述包覆流道槽的两端连通于所述中空型腔,所述输入口、引流孔、主流道槽、分流道槽、导流通孔以及所述包覆流道槽依次连通,形成通路,便于熔融状态共挤料的供给。
较佳的,所述主流道槽与所述引流孔之间设置有斜向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通道,熔融状态的共挤料在流动过程中具有一定阻力,便于对共挤料流动速率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主流道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包覆流道槽的深度。
本发明是通过引导ASA共挤料从衣架状的主流道槽进入到分流道槽,再经过导流通孔进入到包覆流道槽内,经过多个包覆流道槽环绕分配到中空型腔的上端,以达到控制ASA共挤料流动方向的目的,从而实现稳定的连续的覆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ASA共挤料稳定连续的覆盖,覆盖层均匀,不易脱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1、共挤板本体,2、分流流道,3、主流流道,4、过渡槽,5、输入口,6、引流孔,7、导流通孔,8、中空型腔,9、包覆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与图2,一种用于ASA共挤发泡模具的共挤板,包括共挤板本体1,所述共挤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中空型腔8,在所述共挤板本体1上端的端面设置有输入口5,在所述共挤板本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引流孔6、衣架状的主流道槽3以及多个分流道槽2,所述引流孔6贯通于所述输入口5,所述主流道槽3上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引流孔6,所述分流道槽2的上端分别连通于所述主流道槽3的下端,多个所述分流道槽2的下端均设置有导流通孔7;在所述共挤板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包覆流道槽9,且所述包覆流道槽9设置于所述主流道槽3的相对侧,所述包覆流道槽9的中部连通于所述导流通孔7,所述包覆流道槽9的两端连通于所述中空型腔8,所述输入口5、引流孔6、主流道槽3、分流道槽2、导流通孔7以及所述包覆流道槽9依次连通,形成通路,便于熔融状态共挤料的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威晟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威晟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