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量箱便携式插拔寿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961.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陈盛;张蓬鹤;袁翔宇;黄锋;甄昊涵;俞磊;严石;郭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量 便携式 寿命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成套设备计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对低压计量箱的接插件插拔力进行检测的自动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计量箱便携式插拔寿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体系的快速完善,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智能电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新型的采用过盈配合接插件应运而生。由于接插件采用一体化插拔技术,不再采用传统的螺钉拧紧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现场新装、更换和维修电能表的工作程序。
目前,在国家电网企业标准Q/GDW 11008-2013《低压计量箱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了过盈配合接插件的定义并推荐使用,同时要求对其插拔寿命进行测试,明确提出需经受插拔1000次后,维持功能正常。过盈配合接插件在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系列标准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因表箱内空间有限,一般情况下,需将接插件拆卸下来,才能进行插拔力及插拔寿命测试。这给试验人员带来了大量的拆卸和再安装工作,耗时费力,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免拆卸的插拔寿命试验装置,目前尚没有专门用于低压计量箱中电能表接插件寿命测试的相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计量箱便携式插拔寿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计量箱便携式插拔寿命试验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计量箱定位机构、电能表固定框、电能表移动机构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电能表移动机构连接,其中,
该计量箱定位机构,用于可调整地固定计量箱;
该电能表固定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固定计量箱中的电能表;
该电能表移动机构,用于在电控箱下的控制下带动电能表固定框及电能表移动,实现插拔试验。
所述计量箱定位机构包括可移动且对称设置于支架两端的表箱位置固定上杆和表箱位置固定下杆。
所述表箱位置固定上杆和表箱位置固定下杆间的最大间距为1000mm。
所述电能表固定框包括单相电能表固定框和/或三相电能表固定框。
所述电能表移动机构包括滑动丝杠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滑动丝杠、电能表固定框依次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电控箱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可移动固定杆,该可移动固定杆用于单表位计量箱的固定。
一种基于所述的试验装置实现的计量箱便携式插拔寿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量箱定位机构将所述试验装置固定于计量箱箱体上,且计量箱箱体与所述试验装置处于平行面;
2)调整电能表固定框位置,实现电能表固定框与电能表的一体化连接;
3)电控箱控制电能表固定框移动,检查电能表是否可靠固定,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返回步骤2);
4)电控箱根据设定试验参数控制电能表移动机构动作,完成插拔试验,所述设定试验参数包括插拔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使用可调节的固定杆,将两端架构在计量箱上,使用其外壳本身实现固定,解决了必须将接插件拆卸后进行试验的问题,降低了试验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2)本发明通过电能表移动机构实现电能表的插拔,不用拆卸接插件即可实现插拔寿命试验测试,简化了试验步骤,大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符合,提高了试验效率。
3)本发明利用箱体本身实现设备的固定,减小了试验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方便试验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