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分析系统、记录有其程序的记录介质及排气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856.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德平征恒;冈田淳吾;樋口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 代理人: | 鹿屹,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分析 系统 记录 程序 介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对发动机排出的排气进行分析的排气分析系统、记录有排气分析系统用程序的记录介质及排气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排气分析系统,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如下构成的定容采样装置:对从内燃机排出的排气进行总量采样,将总量采样后的排气以稀释气体进行稀释并生成稀释排气,并使该稀释排气的流量成为一定。
具体来说该系统中,将稀释排气采集到稀释排气袋,并且将稀释气体采集到稀释气体袋,稀释排气袋内的稀释排气的成分浓度减去稀释用气体袋内的稀释用气体的成分浓度,计算出排气的成分浓度。
此种向袋内采集稀释排气或稀释气体并进行测量的所谓袋测量能够准确测量成分浓度,但为了测量稀释排气或稀释气体,在测量前需要校正分析计等多个工序,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得到测量结果。
由此,在得到的测量结果偏理设想的范围较远而欲重新测量的情况下,之前袋测量所花费的时间就被浪费。
另外,上述问题并不限于袋测量,在将排气导入过滤器并测量排气中包含的PM等情况下也会产生。
此外,作为花费较长时间得到测量结果的原因之一,为了确定稀释排气袋的袋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区间,在袋测量之前存在对稀释排气袋内的稀释排气进行预测量的工序。
为了节省该工序,可以考虑由用户设想稀释排气的成分浓度并预先设定分析计的测量区间,但在此情况下,若稀释排气的成分浓度与设想不同,则可能无法确保测量精度。
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发明者仔细探讨了如下方案,例如为了实时计算燃料消耗量等,着眼于用于与上述的袋测量单独地连续分析稀释排气的连续分析计,并使用该连续分析计的分析结果来解决袋测量涉及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858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上述的本申请发明者仔细探讨的结果,目的在于使用连续分析计的分析结果,防止导入袋或过滤器的排气的测量所花费的时间被浪费,或取消袋测量前的工序,从而提高排气分析的效率。
即本发明涉及的排气分析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流通管道,供排气流动;排气采集管道,从所述排气流通管道采集所述排气并导入排气分析用设备;连续分析用管道,用于与所述排气采集管道独立地从所述排气流通管道采集所述排气并进行连续分析;连续分析计,设置于所述连续分析用管道;信息处理装置,基于向所述排气分析用设备采集时由所述连续分析计得到的排气关联值,判断导入到所述排气分析用设备的所述排气的测量结果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范围、或者判断导入到所述排气分析用设备的所述排气的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区间。
另外,此处所称的排气包括从发动机排出的原始排气或对原始排气稀释后的稀释排气。
若为此种排气分析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基于连续分析计的分析结果来判断向袋或过滤器等排气分析用设备导入的排气的测量结果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范围,在测量结果偏离设想范围的情况下,不用进行该测量或之前所必须的各种工序,而能够重新分析。由此,在欲重新分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直到得到导入排气分析用设备的排气的测量结果所花费的时间被浪费的情况,能够实现分析效率的提高。
此外,信息处理装置基于连续分析计的分析结果来判断袋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区间,能够取消以往为了确定测量区间而进行的袋测量前的预测量。由此,能够适当设定袋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区间,并减少袋测量前所需的工序,能够在确保排气分析的分析精度的同时实现分析效率的提高。
作为用于判断导入到排气分析用设备的排气的测量结果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范围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连续分析计对所述排气中包含的规定成分的浓度进行测量,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析结果取得部,取得在向所述排气分析用设备采集时的规定期间由所述连续分析计测量的浓度;运算部,基于取得的浓度,计算所述规定期间中所述规定成分的平均浓度、在所述规定期间流入所述连续分析计的所述规定成分的累积值、或所述规定期间中燃料消耗量的至少一个作为排气关联值;判断部,基于由所述运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排气关联值,判断导入到所述排气分析用设备的所述排气的测量结果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