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985.3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宗学文;徐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09;B29C64/264;B29C64/124;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喷头 紫外线光源 供料管 电磁阀 打印 树脂罐 支架 同步打印 光固化 多层 控制系统 制造周期 一次性 三层 成型 制造 | ||
1.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罐(1)、控制系统、供料管一(2)、供料管二(3)、供料管三(4)、供料管四(5)、供料管五(6)、打印支架(7)、电磁阀一(8)、电磁阀二(9)、电磁阀三(10)、电磁阀四(11)、电磁阀五(12)、打印喷头一(13)、打印喷头二(14)、打印喷头三(15)、打印喷头四(16)、打印喷头五(17)、第一组紫外线光源(18)以及第二组紫外线光源(19),树脂罐(1)位于打印支架(7)上侧,供料管一至供料管五(2~6)分别上接树脂罐(1),下接安装于打印支架(7)上的打印喷头一至打印喷头五(13~17),第一组紫外线光源(18)和第二组紫外线光源(19)分别包含三个紫外线光源灯,分别位于五个打印喷头(13~17)两侧,电磁阀一至电磁阀五(8~12)分别安装于五根供料管(2~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管(2~6)共有五根,每根供料管一端连接树脂罐(1),另一端连接所对应的打印喷头(13~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印支架(7)下端安装五个打印喷头(13~17)和两组紫外线光源(18、19),打印支架(7)下表面共有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之间垂直距离为一个层厚,下端下层面上安装一个打印喷头(13),下端中间层面上对称安装两个打印喷头(14、16),下端上层面上对称安装两个打印喷头(15、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光源(18、19)所发出的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300nm~400nm,且功率范围为30~90mW,所述紫外线光源(18、19)共有两组,第一组紫外线光源(18)共有三个,分别位于打印喷头一(13)、打印喷头二(14)、打印喷头三(15)右侧,对打印喷头一(13)、打印喷头二(14)、打印喷头三(15)喷出的液态光敏树脂进行照射固化,第二组紫外线光源(19)共有三个,分别位于打印喷头一(13)、打印喷头四(16)、打印喷头五(17)左侧,对打印喷头一(13)、打印喷头四(16)、打印喷头五(17)喷出的液态光敏树脂进行照射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8~12)共有五个,采用直动式电磁阀,分别安装于五根供料管(2~6)上,由控制系统控制,通电时阀门打开,供料管(2~6)中的液态光敏树脂由树脂罐(1)向打印喷头(13~17)流动,断电时阀门关闭,供料管(2~6)中的液态光敏树脂停止由树脂罐(1)向打印喷头(13~17)流动。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之一所述的基于3DP的光固化多层同步打印的3D打印喷头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3D打印喷头、控制系统,并将树脂槽充满液态光敏树脂;
步骤2:控制系统激活打印喷头一、打印喷头二、打印喷头三、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以及第一组紫外线光源,完成第一个三层面打印;
步骤3:打印支架向上移动三个层厚的垂直距离,控制系统激活打印喷头一、打印喷头四、打印喷头五、电磁阀一、电磁阀四、电磁阀五以及第二组紫外线光源,完成下个三层面打印;
步骤4:重复步骤2、步骤3,直到完成三维实体的打印制作。
步骤5:控制系统断开所有元件控制,打印支架归位,取下实体模型,打印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9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零件模型的摆放方法
- 下一篇:3D打印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