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6123.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本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爱斯兰特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3C22/66;C23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结合 塑料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材,具体涉及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满足设计、使用、美观、耐用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常常会将铝材制件与塑料件进行结合,简称铝塑结合。为使铝材与塑料间的结合更为牢固,一般会对铝材表面进行前处理,更为具体的说是对铝材与塑料的接合面通过化学腐蚀的方式,腐蚀出微孔,方便塑料进入微孔中。
但目前的这类前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佳,其处理后的铝材件表面的微孔过小、过浅、在与塑料件进行结合后,其结合的牢固性仍不能满足设计和实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铝材与塑料结合效果差,不牢固,后期使用性能较差,目的在于提供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解决铝材与塑料结合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材放入含有浓度为150g/L的硫酸溶液中,温度为10-15℃,电压15V下氧化 18分钟,其中铝材上的氧化膜的厚度为5-8μm;
(2)将铝材放入弱碱溶液中进行碱蚀500-800秒后取出;
(3)水洗后,将铝材放入扩孔剂中,在30-45摄氏度下浸泡1-3分钟;
(4)水洗后,在在80℃下烘干15分钟即可。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1)中温度为13摄氏度。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1)中铝材上的氧化膜的厚度为6μm。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2)中将铝材放入弱碱溶液中进行碱蚀750秒后取出。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3)中扩孔剂为乙酸钠、碳酸钠、苹果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物。
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2)中弱碱溶液的PH值为11。
本发明通过微纳米多孔结构的锁合作用,实现了塑胶与铝材的有机结合,具有粘合性强、效率高、质量好、环保性好,适用范围极广的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更加节约资源,生产效率高;
2、本发明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所制备的铝材能较好的与塑料相结合,并且粘合性强、效率高、质量好、环保性好,适用范围极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材放入含有浓度为150g/L的硫酸溶液中,温度为10-15℃,电压15V下氧化 18分钟,其中铝材上的氧化膜的厚度为5-8μm;
(2)将铝材放入弱碱溶液中进行碱蚀500-800秒后取出;
(3)水洗后,将铝材放入扩孔剂中,在30-45摄氏度下浸泡1-3分钟;
(4)水洗后,在在80℃下烘干15分钟即可。
所述的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1)中温度为13摄氏度。
所述的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1)中铝材上的氧化膜的厚度为6μm。
所述的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2)中将铝材放入弱碱溶液中进行碱蚀 750秒后取出。
所述的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3)中扩孔剂为乙酸钠、碳酸钠、苹果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有效结合铝材与塑料的生产工艺,步骤(2)中弱碱溶液的PH值为1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爱斯兰特门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爱斯兰特门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表面自修复微弧氧化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棱镜抛光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