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917.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邹麟;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麟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H05K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传感器 声光 报警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声光报警器用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声光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产品专用领域:钢铁冶金、电信铁塔、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港口码头、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远洋船舶等行业;是工业报警系统中的一个配件产品。声光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防爆声光报警器适用于安装在含有ⅡC级T6温度组别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场所,还可使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防爆要求的1区及2区防爆场所,也可以露天、室外使用。非编码型可以和国内外任何厂家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使用。当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和光报警信号,完成报警目的。也可同手动报警按钮配合使用,达到简单的声、光报警目的。防爆产品需符合GB3836系列标准的要求,经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鉴定并取得了防爆合格证。报警器外壳为全不锈钢壳体,灯壳抗冲击能力强,180清晰可视超高亮LED发光管,配备超强蜂鸣器,具有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功耗低,不受污染物和水的影响等特点。声光传感器在工作时,需配合地震传感器使用来完成相应需求,目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设备方面还有待提高,来帮助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进行工作。
现很需要一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可以固定住报警器,使工作人员在安装时,更加方便,也能使报警器安装地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固定板上方粘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和在底座上滑动的挡板,所述底座上方活动连接有位于挡板一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一侧粘接有把手,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下端固定在挡板上,所述底座设置有位于第一控制装置左右两侧且挡板的滑动块间隙配合的凹槽,所述侧板与镶嵌在底座上的第二控制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焊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板、上端粘接在挡板上的伸缩杆和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位于伸缩杆之间,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第一弹簧、连接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装置主体镶嵌在底座上,所述装置主体内侧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连接块一端置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所述连接块另一端与侧板粘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至少设置有2个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至少设置有2个用于放置螺栓的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放置安装工具且位于支撑板中间位置的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连接处粘接有夹紧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挡板,配合第一控制装置的减震弹簧和伸缩杆,挡板和墙面的距离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报警器,通过设置有侧板,配合第二控制装置的连接块,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限制下,手动控制侧板运动,侧板和挡板不断地调整位置完成对报警器的固定;该地震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的支撑装置,可以将声光报警器固定住,以方便声光报警器的安装,同时适用于不同大小型号的报警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底座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控制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控制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安装座、3底座、4挡板、5第一控制装置、51支撑板、52伸缩杆、53减震弹簧、6侧板、7把手、8第二控制装置、81装置主体、82第一弹簧、83连接块、84第二弹簧、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麟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麟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睛疲劳检测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型智能控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