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4258.3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娟;刘蒲;李佩颖;屈展;霍现宽;杨伟平;何保江;张文娟;姬凌波;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G01N21/6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检测 爆炸物 荧光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该荧光试纸包括试纸本体,所述试纸本体上负载有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式I所示的聚合物,式I所示的聚合物以非共价键形式修饰石墨烯。本发明的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在365nm紫外光下为绿色荧光,接触含爆炸物的液体后,荧光强度降低,可实现含硝基爆炸物(尤其是苦味酸)的快速肉眼检测;采用该荧光试纸检测爆炸物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实现对爆炸物的快速定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荧光试纸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PA)是一种重要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广泛用于皮革、制药、燃料等领域。然而,苦味酸也是一种常见的爆炸物和高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对皮肤、眼睛、呼吸道有毒害作用,长期接触还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苦味酸随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而增多,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对水体中痕量苦味酸的高灵敏度检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苦味酸的检测多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虽然可以实现苦味酸的高灵敏度检测,但是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成本高,不能快速实时检测水体中苦味酸的含量。相对而言,荧光分析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来颇受关注。大多荧光传感器是利用荧光分子与苦味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荧光分子的荧光被猝灭这一原理而实现的,如N-正己基-4-[2-(3-苯基硫脲)-乙氨基]-1,8-萘酰亚胺(HTN)(发光学报,2015,36,39-44)、聚环戊二烯硅烷掺杂壳聚糖荧光传感薄膜(CN101864097B)、烯丙基四碘荧光素(CN102830098A)、三(苯并咪唑)苯类化合物(CN103739555B)、二(苯并咪唑)萘类化合物(CN106008358A)等。
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发现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效应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溶液态时由于分子内旋转导致激发态能量以非辐射形式衰减,产生弱的荧光发射;聚集态时旋转受阻,抑制了非辐射能量转换,使激发态能量以辐射形式释放产生荧光。AIE分子在生物体内成像、生物监测、光电材料等方面都有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具有AIE效应的化合物也常用于苦味酸的检测(Polymer,2012,53,3163-3171;Macromol.Rapid Commun.,2012,33,164-171;J.Mater.Chem.,2011,21,4056-4059;Polym.Chem.,2012,3,1481-1489;Macromolecules,2010,43,4921-4936)。但是,将具有AIE效应的材料制作成荧光试纸条,用于爆炸物的快速检测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荧光试纸的快速检测爆炸物的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爆炸物的荧光试纸,包括试纸本体,所述试纸本体上负载有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和式I所示的聚合物,式I所示的聚合物以非共价键形式修饰石墨烯;
式I中,n为8~20;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或氢。其中,所述烷基可为直链烷基或带有支链的烷基;所述烷氧基可为直链烷氧基或带有支链的烷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大学,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4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聚己内酯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