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987.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锦标;李晓伟;张伟;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准信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H01M1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成 冷却水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化成台和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管路与化成台连通,并对化成台内的水溶液进行冷却循环处理;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装置、中和装置、冷却塔和热交换器;化成台对电池进行化成处理,回水装置接收化成台自流的水溶液,并将该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中和装置,中和装置对水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并将中和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冷却塔,冷却塔对中和后的水溶液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对冷却后的水溶液进一步进行冷却处理,并将进一步冷却后的水溶液输送到化成台继续进行化成处理。本发明能精确控制化成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电池化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化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极板进行化成反应,化成方式有外化成和内化成两种。外化成即生极板在化成槽内化成,转变成熟极板,其缺点是化成过程中产生污水量大、酸雾多、生产成本高;而内化电池成是将生极板直接组装成电池,注入电解液在电池内进行化成,其优点是生产中产生含铅污水和酸雾少,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电池生产成本低,但缺点是,电池灌酸后稀硫酸和极板中氧化铅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及电池充电化成时,PH值降低,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池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不采取降温措施甚至温度超过70℃,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降温处理,会使极板表面铅溶解度增大,过度溶解易造成隔板渗透,产生枝晶短路;电池内部温度过高还会使隔板发黄变性,从而导致影响电池质量和寿命。
通常的冷却方法是将电池浸放在专用的化成冷却水槽中,以此达到控制电池释放热量的目的。而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水槽中的水温也会上升,其对电池的冷却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电池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解决方式是人工进行排水后再注水,以此达到降低水槽水温的目的,这种解决措施消耗人力、物力,同时工作效率低下。
综上,研发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精确控制化成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电池化成效率,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精确控制化成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电池化成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化成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化成台和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化成台连通,并对所述化成台内的水溶液进行冷却循环处理;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回水装置、中和装置、冷却塔和热交换器;
所述化成台,用于对电池进行化成处理,所述化成处理中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自流到所述回水装置;
所述回水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化成台自流的水溶液,并将该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所述中和装置;
所述中和装置,用于对所述水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并将中和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所述冷却塔;
所述冷却塔,用于对中和后的所述水溶液进行冷却处理,并将冷却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对冷却后的水溶液进一步进行冷却处理,并将进一步冷却后的水溶液输送到所述化成台继续进行化成处理,所述水溶液经所述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温度为25±1℃。
进一步地,所述中和装置和所述冷却塔之间还设置有缓存装置,所述缓存装置用于储存所述中和装置中和后的水溶液,并将中和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所述冷却塔。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塔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冷水储蓄装置和过滤装置;
所述冷水储蓄装置,用于储存所述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溶液;
所述过滤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后的水溶液通过管路输送到所述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准信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准信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