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媒体直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2830.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红;唐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时代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媒体 直播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媒体直播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连接视频监控设备;判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否支持ONVIF协议;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支持ONVIF协议,则通过ONVIF协议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接收音、视频流;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不支持ONVIF协议,则判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是否支持RTSP协议;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支持RTSP协议,则通过RTSP协议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接收音、视频流;将所述音、视频流封装并发送。本发明提供的流媒体直播方法及装置不用对原有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可对原视频采集设备进行实时协议转换,能够使客户通过公网很流畅地观看到视频直播,增强了系统组网及升级改造的灵活性、实用性及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直播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直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的视频监控领域中,网络摄像机90%以上都遵循ONVIF协议,在局域网内无论是CMS平台还是NVR设备,只要通过ONVIF、RTSP协议或SDK方式很容易接入IPC。并通过客户端软件或移动APP进行视频浏览。目前,对于视频的远程浏览、直播、云存储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意义上的视频监控系统很难满足直播需求,如果要实现流媒体直播需求,则必须要对原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目前,直播监控系统的架设通常采用如下方式去解决上述问题:
1.架设1台具有固定IP地址的流媒体服务器,所有IPC设备分别向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推送音视频流,远程客户端通过访问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视频直播。
2.架设具有P2P功能的IPC设备,通过第三方P2P服务器进行网络穿透解析,远程客户端通过直接访问P2P的IPC进行视频浏览。
3.架设具有RTMP功能的IPC设备向RTMP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推送音视频流,远程客户端通过访问RTMP流媒体服务器进行视频直播。
但是,现有的流媒体直播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可解决IPC视频的直播问题,但是必须架设1台具有固定IP地址的流媒体服务器,这样对于小型系统将增加一台流媒体服务器的负荷及有固定IP地址的较高网络带宽租用费。
(2)可解决IPC视频的直播问题,但是所有浏览视频都必须从IPC进行分发,这样对于性能有限的IPC,当访问数量增加时,必将造成硬件负荷过载及网络上传带宽的阻塞,因而,大多数IPC设备仅支持3至5路分发。另外,原有视频监控设备厂商也不一定支持对以前的设备进行P2P软件升级。
(3)必须架设具有RTMP功能的IPC设备,则应对前端大量IPC设备进行升级处理或进行更换,这样必定极大增加用户的成本。另外,用户有时不一定要进行全部点的视频直播,或进行一部分点的视频直播,或进行不固定点的视频直播。用户要全部架设具有RTMP功能的IPC设备,会造成设备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流媒体直播方法,不用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可对原视频采集设备进行实时协议转换,能够使客户通过公网很流畅地观看到视频直播。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流媒体直播装置,不用对原有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可对原视频采集设备进行实时协议转换,能够使客户通过公网很流畅地观看到视频直播。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流媒体直播方法,包括:
连接视频监控设备;
判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是否支持ONVIF协议;
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支持ONVIF协议,则通过ONVIF协议从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接收音、视频流;
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不支持ONVIF协议,则判断所述视频监控设备是否支持RTSP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时代云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时代云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口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三线制串行通信接口隔离电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