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729.7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许边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数据 计算 岩层 矢量 厚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所述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以岩层矢量厚度通用计算法为基础,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数学论证,推导出全新的用GPS数据计算岩层真厚度的矢量公式,即:从而使岩层厚度测量完全摆脱了传统用的测绳及对通视条件要求。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迎合了地质测量电子信息化大革命的趋势,避免了导线长度、坡度量取记录中出现差错和造假,可以兼容全站仪等各种光电测距仪器所获得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矿藏储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比例尺地质剖面测量和固体矿床储量计算中经常遇到岩层厚度计算的问题。可见,岩层厚度的计算十分重要。岩层厚度计算可分为标量法和矢量法。我国早期的岩层厚度计算法以列昂夫斯基公式为主,这些方法的计算结果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且计算麻烦、速度慢、易出错、效率低。
因此需要对岩层厚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新的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可使岩层厚度测量完全摆脱了传统用的测绳及对通视条件要求。
本发明提供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包括:
步骤1,在产状或岩性变化处定位并进行地质记录,该记录包括在岩石断层或褶皱处从一岩层层面到另一岩层层面做垂线计算出各岩层矢量真厚度,岩层矢量真厚度采用(X)式计算公式计算:
其中,某次测量(两点之间)所控制的某一岩层矢量真厚度,X:两GPS经度差对应的X轴上的距离,具体为前后测点在经度上的投影距离;Y:两GPS纬度差对应的Y轴上的距离,具体为前后测点在纬度上的投影距离;Z:两GPS点高程差,λ:岩层倾向方位角,β:岩层真倾角;
步骤2,将样品采集计算结果进行编号;
步骤3,将编号资料输入计算机,并制作出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
优选的,在步骤1中,地质记录包括岩性描述和产状量取。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定位采用罗盘和GPS定位仪。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GPS数据计算岩层矢量真厚度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迎合了地质测量电子信息化大革命的趋势;避免了导线长度、坡度量取记录中出现差错和造假;可以兼容全站仪等各种光电测距仪器所获得的数据;GPS数据不存在多点累计误差,其精度相对传统法更具优势;
二、GPS原始数据即为GPS电子信息数据,更加适用无纸化办公的趋势;
三、采用由GPS数据定点填制的地质图,在远离剖面线区域内,合理挑选一些有岩层产状的岩层分界点,则可在图上截取制作虚拟地质剖面图,计算出真实可靠的岩层真厚度,简单快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线与坐标关系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线立体空间关系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ε>0时,导线在OCE上的投影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ε<时,导线在OCE上的投影示意图;
图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当ε≥0时,导线在OCE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线在垂直于岩层走向铅垂面上的投影线与平面夹角大于岩层倾角时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