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824.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4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赵宇杰;操家顺;薛朝霞;方芳;冯骞;周仕华;贺含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黄天天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屠宰 废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屠宰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存池、厌氧池、微氧池、沉淀池‑1、好氧池、沉淀池‑2、MBR;步骤2,待降解的屠宰废水储存在储存池中,由厌氧池的进水口流入厌氧池,经水解后的污水全部流入微氧池,再次全部流入沉淀池‑1;步骤3,沉淀池‑1中产生的硝化液按回流比100%回流至厌氧池,剩余硝化液流入好氧池,再流入沉淀池‑2;步骤4,沉淀池‑2中的污水若达到排放要求则排出系统外,若达不到排放要求则流入MBR反应器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排出系统外。本发明污泥具有生物活性高、硝化能力强、耐盐性强等特点,且工艺对于高盐、高氨氮的屠宰废水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屠宰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废水排放行业,占据了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屠宰废水主要包括牲畜清洗废水、内脏冲洗废水、牲畜的血液以及粪便废水。屠宰废水具有氨氮浓度高、悬浮物浓度大、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等特点。废水主要含有的污染物是油脂和蛋白质,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导致水体发黑变臭,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处理屠宰废水的核心就是降低其氨氮浓度,屠宰废水BOD5和COD之比大于5,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生物法处理屠宰废水。当下较为成熟的脱氮技术包括A/O、A2/O等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由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组成,即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被氧化成亚硝酸盐,其次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氨气。若仅仅采用厌氧法,其出水水质就达不到要求,若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该技术虽然能使有机物达标排放,但是NH4+-N去除率不显著,有时甚至达不到排放要求,并且需要大量外界碳源与供氧量,运行成本昂贵。且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屠牢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屠牢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处理工艺已经不能承受高负荷和高盐量的屠宰废水。
因此,本领域函需研究一种对高盐量、高氨氮屠宰废水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的屠宰废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厌氧-微氧-好氧”三个阶段,本发明目的是在使屠宰废水出水氨氮达标的同时,节省外界碳源、供氧量,并且驯化出的微生物具有硝化能力强、耐盐性强、不受沉淀影响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屠宰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屠宰废水的脱氮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存池、厌氧池、微氧池、沉淀池-1、好氧池、沉淀池-2、MBR;
步骤2,待降解的屠宰废水储存在储存池中,由厌氧池的进水口流入厌氧池,经水解后的污水全部流入微氧池,再次全部流入沉淀池-1;
步骤3,沉淀池-1中产生的硝化液100%回流至厌氧池,剩余硝化液流入好氧池,再流入沉淀池-2;
步骤4,沉淀池-2中的污水若达到排放要求则排出系统外,若达不到排放要求则流入MBR反应器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排出系统外。
其中,步骤1中,所述微氧池与沉淀池-1为合建式,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2也为合建式。
其中,步骤1中,所述所述储存池与厌氧池、微氧池、沉淀池-1、好氧池、沉淀池-2相连通。
其中,步骤1中,所述微氧池的溶解氧浓度为0.7~1.1mg/L,目的是抑制硝酸菌的生长及活性,富集亚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特效菌群,另外控制有机负荷为0.48~0.92kgBOD5/(kg MLSS·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