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117.6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千种贵弘;饭星真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抑制操作构件打开变形,且能避免大型化。操作构件(11)形成以跨上壳体(10)的方式配置的门型,臂部(37)在壳体(10)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臂部(37)与对方壳体(12)凸轮卡合而进行两壳体(10、12)的嵌合动作。壳体(10)具有支承轴(18),臂部(37)具有直线状延伸且支承轴(18)以能滑动接触的方式插入的长槽(39)。支承轴(18)具有锷部(19),长槽(39)具有在臂部(37)的打开方向抵接于锷部(19)的卡合边缘部(4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包括:能相互嵌合的阴阳一对壳体;以及能移动地安装于阴壳体的滑块。滑块由连结板和一对滑动板形成门型。滑动板设置有凸轮槽。阳壳体具有罩部。在罩部的外表面立设有从动销。另外,阴壳体具有:塔部;群部,其配置于塔部的外周;以及盖部,其配置于群部的上下两侧。在盖部与群部之间设置有滑块的滑动板插通的插通路。
在使两壳体嵌合前,滑动板从侧方插入到插通路中,滑块保持在后退位置。接着,罩部较浅地嵌合于阴壳体的群部与塔部之间。由此,从动销进入到凸轮槽的入口。从该状态将滑块朝向前进位置压入。于是,从动销在凸轮槽的槽边缘滑动,在滑块与阳壳体之间凸轮机构发挥作用,从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这样,当滑块到达前进位置,从动销达到凸轮槽的终端部时,两壳体成为正式嵌合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1682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门型结构的滑块中,虽然在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板受到两壳体的嵌合阻力而将要向外侧展开,但是被覆盖外侧的盖部限制滑动板的展开动作。但是,与盖部的量相应地,壳体在外侧大型化,有时不能满足连接器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如下连接器:其能抑制相对于壳体直线状移动的操作构件打开变形,且能避免大型化。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能与对方壳体嵌合;以及操作构件,其具有连结部及从该连结部突出的一对臂部且呈门型,所述操作构件以跨上所述壳体的方式配置,所述臂部在所述壳体上滑动并且能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直线状移动,在移动时所述臂部与所述对方壳体凸轮卡合而进行两壳体的嵌合动作,所述壳体和所述臂部中的一方具有支承轴,另一方具有直线状延伸且所述支承轴以能滑动接触的方式插入的长槽,所述支承轴具有锷部,所述长槽具有在所述臂部的打开方向抵接于所述锷部的卡合边缘部。
当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直线状移动时,通过长槽与支承轴滑动接触,从而引导操作构件的移动。此时,通过长槽的卡合边缘部与支承轴的锷部抵接,从而可抑制臂部的展开动作(打开变形动作)。这样,引导操作构件移动的功能和限制打开变形的功能通过长槽和支承轴来实现,在壳体的外侧不需要如覆盖操作构件的臂部的盖部那样的构件(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因此能避免连接器变得大型。此外,后述的实施例1的操作构件除了初始位置及嵌合位置之外还存在组装位置,但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不具有组装位置的操作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组装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初始位置并与对方壳体面对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X-X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操作构件相对于壳体配置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Y-Y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充电绳管理的充电端子盖
- 下一篇:插孔可翻转的电源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