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0085.8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A01N63/02;A01N6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云埔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蓝 夜蛾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复合 增效 生物农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
背景技术
用作杀虫剂的昆虫病毒主要有属于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早在19世纪末就已开始了利用昆虫病毒防治防害的研究。据Nancy介绍,早在1892年,德国人Gehren就利用昆虫NPV防治舞毒蛾(Lymantria monacha)。迄今世界上已有多种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注册、商品化生产,并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但杆状病毒在实际应用中最突出的缺陷是杀虫速度比较缓慢、宿主单一,但与Bt不同的是它不易产生抗性,因而具有及重要的应用前景,构建杆状病毒株,或添加生物、化学物质,拟增强杆状病毒的毒力和提高杀虫速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昆虫病毒中NPV感染性增效成分最早是由Tanada在美洲粘虫颗粒体病毒上发现的。Tanada及其同事采用粘虫颗粒体病毒和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uNPV)混合感染美洲粘虫,结果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效果优于两种病毒单独感染,幼虫对混合感染的敏感性比单一病毒感染高10倍以上,80℃热失活的GV混合感染后仍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增效作用,而热失活的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uNPV)并不影响PuGV的毒力,他们认为PuGV中存在增效因子,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王晓容等发现,用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的混合悬液感染3龄期菜粉蝶幼虫,可显示出良好的增效作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和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混合悬液的毒力倍数分别为单剂的600倍和400倍以上。两种病毒不同浓度混合悬液的LT50分别比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单剂缩短1.10~2.16d和0.40~1.93d。证明两种病毒联合作用能明显提高杀虫效果,缩短幼虫存活时间。郭慧芳等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是甘蓝夜蛾的一种主要病原微生物,1960年首次在日本发现,国内蔡秀玉等(1978)初次报道,俄罗斯和法国利用MbNPV防治甘蓝夜蛾均获得成效,并制成商品制剂用于生产实践。东北农业大学于1982年在哈尔滨市郊菜地甘蓝夜蛾死虫体中分离出MbNPV多株,经多年筛选测定,明确其杀虫毒力,作为微生物杀虫剂有很大发展潜力。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毒,对环境友好,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显著地感染至死亡作用,但是倘若单一使用,它的杀虫速度与其他杆状病毒一样比较缓慢,宿主范围仍较窄。
本发明以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为材料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他非同源病毒复合,研究其增效作用,以拓展其杀虫范围,提高其杀虫速度,发明成果可以为高效、生态防治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提供理论依据。本发明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必将产生较大的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单一使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时,它的杀虫速度缓慢、宿主范围窄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以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为材料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他非同源病毒复合,研究其增效作用,以拓展其杀虫范围、提高其杀虫速度,发明成果可以为高效、生态防治甘蓝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保护农林作物。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先从甘蓝夜蛾死虫中分离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株,饲喂活体增值,分离纯化,并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其它非同源性病毒加工处理,不同条件下接种测定,帅选出有利于扩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范围和杀虫速度的增效因子,并获得高效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
高效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病毒及其他增效因子)→处理→接种→重组或复合病毒→分离→活体试验→筛选→接种→重组或复合病毒→分离→(样品+其它因子)+活体试验→筛选纯化→防效试验→筛选→→→→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合增效型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0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