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9593.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强;文佳军;杨立新;蒋雍;章毅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7/00;C09D5/03;C09D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高流平 户内 无光 粉末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是一种不含有机溶剂的100%固体粉末,它与油性涂料和水性涂料不同,涂装时不以溶剂或水作为分散介质,而是以空气作为分散介质,均匀地涂覆在工件表面,经加热后形成一层具有特殊用途的涂膜的一种新型环保涂料。粉末涂料具有无VOC、环保、节能、施工效率高与应用范围宽等特点。
目前,户内无光粉末涂料主要是通过反应型化学消光剂获得。市面上主要供应商有宁波南海化学、安微景成 、六安捷通达等,其很多产品最低只能消到光泽3%左右,且机械性能、柔韧性大幅降低,在喷涂膜厚在40-50μm时流平也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该涂料在薄涂应用中流平性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羧基聚酯树脂 20-25%
环氧树脂 35-40%
户内消光剂 4.8-5.5%
流平剂 0.8-1.2%
安息香 0.3-0.5%
光亮剂 0.5-1.0%
附着力促进剂 0.8-1.2%
增硬蜡 0.5-0.8%
消光钡 35-40%
炭黑 0.5-0.8%
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的总和为100%。
更进一步地,上述羧基聚酯树脂玻璃化温度为≥53℃,软化点为100-120℃,粘度为35-55Pa﹒s(200℃),酸值为68-75mg KOH/g。
上述环氧树脂为一步法E-12环氧。
上述户内消光剂为反应型化学消光剂,一份消光剂消耗2.3份环氧。
上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
上述消光钡为重晶石消光硫酸钡,中值粒径为10-12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在于:
本发明以羧基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户内消光剂、进口流平剂、安息香、光亮剂、附着力促进剂、增硬蜡、消光钡、炭黑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出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该粉末涂料具有比现有户内无光粉末涂料技术更低的光泽,且机械性能更加优良;同时在薄涂40-50微米膜厚下具有更加良好的流平外观,与常规粉末膜厚相比,可以给客户节约更多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原材料均可通过市场得到。
实施例1
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配方如下:
羧基聚酯树脂 20%
环氧树脂 35%
户内消光剂 4.8%
进口流平剂 1.0%
安息香 0.4%
光亮剂 0.8%
附着力促进剂 1.0%
增硬蜡 0.5%
消光钡 36%
炭黑 0.5%
粉末涂料配制步骤如下所述:
(1)按照上述实施例1配方用电子天平称量,然后进行充分预混,使其充分混匀;
(2)将混合均匀的物料进行熔融挤出,挤出参数设置为:一区105℃,二区105℃,螺杆转速为45HZ,挤出后冷却粉碎得到片料;
(3)用咖啡机对片料进行立磨,用250目筛网制得可喷涂的产品;
将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固化条件及其涂膜所具有的性能参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高韧性高流平户内无光薄涂粉末涂料具有比现有户内无光粉末涂料技术更低的光泽,且机械性能更加优良;同时在薄涂40-50微米膜厚下具有更加良好的流平外观,与常规粉末膜厚相比,可以给客户节约更多的成本,可应用在户内家具等行业。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