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桃剥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8983.X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扶本群;钟绪猛;陈忆;钟金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强大博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桃 剥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桃剥壳的方法,具体为用于核桃剥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好核桃剥壳机;(2)将准备好的同一批次的大核桃放入进料斗中,手摇搅拌棒,使得核桃依次整列进入过度通道中;(3)启动核桃传送通道,核桃传送通道以3cm/s~4cm/s的速度传送核桃,启动锯刀,对核桃进行第一次切割,将核桃分为两半;(4)启动分离传送道,待排列整齐的一排半边核桃落到空隙之中后关闭所有传送通道,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升降杆下降,带动压板下压半边核桃;(5)控制升降机构上升,关闭升降机构,启动分离传送道,将四分之一小瓣的核桃运送到壳体出口。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核桃破壳过程中,核仁破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桃剥壳领域。
背景技术
核桃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十分有益,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
而我国盛产的大核桃,直径一般在5cm左右,核仁大,口感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售卖的过程中,通常会以完整的核桃和剥壳后的核仁两种方式进行售卖,剥壳后的核桃价格一般会比完整的核桃高,并且销量更好,其原因在于核桃外壳较硬,消费者在购买后无法轻易打开外壳,食用较麻烦,因此更愿意购买剥壳后的核桃。
现有技术中的核桃剥壳机通常是采用碰撞的方式进行剥壳,将核桃放入机器中,核桃接触到高速旋转的辊被喷射出去碰撞到机器的内壁上,通过撞击力使得核桃外壳破碎,进而得到核仁。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核桃在碰撞剥壳的过程中,如果碰撞力过小,则无法将整个外壳破碎,得到里面的核仁,而碰撞力过大,就会使得核仁随着外壳一起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的核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核桃剥壳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核桃破壳过程中,核仁破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核桃剥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好核桃剥壳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设置有Z型的搅拌棒,进料斗下端连接有供单个核桃通过且横截面是圆形的过度通道,过度通道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壳体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核桃传送通道,沿核桃传送通道内壁周向设置有圆弧罩体,过度通道的出口与圆弧罩体连通,过度通道的口径与圆弧罩体相同,核桃传送通道开设有中部凹槽,限位槽与中部凹槽对应设置,核桃传送通道的中部凹槽设置有切割设备;壳体外部设置有水平的分离传送道,核桃传送通道的出口与分离传送道连通,中部凹槽从核桃传送通道延伸至分离传送道上,分离传送道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传送道和右传送道,左传送道和右传送道分别与分离传送道之间形成空隙,左传送道和右传送道的传送速度与分离传送道的传送速度相同;分离传送道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到壳体底部,支撑板上部设置有两个三角形的凸起,两个凸起分别穿过空隙,凸起顶部高于分离传送道上表面;壳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倒E型的压板,压板两侧自带凸边分别位于左传送道和右传送道外边侧上方,压板中间自带的凸边位于中间凹槽的上方;
步骤2:将准备好的同一批次的大核桃放入进料斗中,手摇搅拌棒,使得核桃依次整列进入过度通道中;
步骤3:启动核桃传送通道,核桃传送通道以3cm/s~4cm/s的速度传送核桃,启动切割设备,对核桃进行第一次切割,将核桃分为两半,核桃传送通道继续传送核桃至分离传送道上;
步骤4:启动分离传送道,待排列整齐的一排半边核桃依次落到空隙之中后关闭所有传送通道,启动升降机构,使得升降杆下降,带动压板下压半边核桃,将半边核桃分为四分之一小瓣;
步骤5:控制升降机构上升,关闭升降机构,启动分离传送道,将四分之一小瓣的核桃运送到壳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强大博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强大博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8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