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8522.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辉;谢伟强;岑伟荣;陈伟东;彭俊杰;梁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0 | 分类号: | B05C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车,包括:底座、倾斜架、升降架、带有第一活塞杆的第一驱动件、带有第二活塞杆的第二驱动件、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控制升降架的升降距离;通过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控制倾斜架的倾斜程度。本发明的台车通过第一控制开关和/或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相应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各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控制车门内板和/或外板的高度和/或角度,降低涂胶的不良发生率,且通过上述台车安放车门进行相应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无需二人配合涂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涂胶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台车。
背景技术
涂胶工艺是车辆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车辆的车门外板或内板均需涂布密封胶,以提高密封防水性能,并减弱行车中的振动和噪声,增加整车的舒适性。在人工涂布车门外板或内板密封胶时,必须将外板和内板分别手动调整至一定角度和高度进行操作,由于没有专门的器械来调整车门外板或内板的放置角度或高度,人工涂胶过程中容易出现涂胶不均或涂胶偏位的情况,涂胶不良发生率高,且将车门外板或内板人手调整至一定角度或高度需二人协力才能完成,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人工涂胶过程中涂胶不良发生率高的缺陷及人工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台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台车,包括:底座、倾斜架、升降架、带有第一活塞杆的第一驱动件、带有第二活塞杆的第二驱动件、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倾斜架与底座铰接,所述升降架位于所述倾斜架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主体与倾斜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升降架底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底座呈夹角设置且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端部与倾斜架铰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分别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连接,控制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伸缩。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控制升降架的升降距离;通过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控制倾斜架的倾斜程度。
车门在涂胶时,将车门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由于所述升降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因此,所述第一活塞杆无伸出时,所述升降架则位于初始状态,升降架初始状态时与位于升降架下方的倾斜架紧贴;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的长度越长,则升降架上升的高度越高。即通过第一驱动件缸的第一活塞杆的伸缩控制车门的高度,方便涂胶人员对车门内板进行涂胶作业。
由于所述倾斜架与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因此,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伸缩,可控制倾斜架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活塞杆无伸出时,所述倾斜架则位于初始状态,所述第二活塞杆的拉伸长度越长,则倾斜架的倾斜角度越大;并且,由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主体与所述倾斜架固定连接,因此,当倾斜架倾斜时,所述第一驱动件相应倾斜,第一驱动件倾斜,则带动所述与第一驱动件的第一活塞杆连接的升降架倾斜相应的角度,即通过第二驱动件的第二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放置于升降架上的车门的倾斜角度,方便涂胶人员对车门外板进行涂胶作业。
本技术方案的台车通过第一控制开关和/或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相应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各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从而控制车门内板和/或外板的高度和/或角度,降低涂胶的不良发生率,且通过上述台车安放车门进行相应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无需二人配合涂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涂胶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可拆卸的挡块。当升降架水平时,拆下挡块,当升降架发生倾斜时,所述挡块设于升降架上位置相对较低的一侧。车门外板放置于升降架上,为了使涂胶人员方便车门外板的涂胶作业,通常会控制倾斜架面向涂胶人员倾斜,从而带动升降架面向涂胶人员倾斜,为了防止车门外板因倾斜而从升降架上滑落,在升降架发生倾斜后,升降架上位置相对较低的一侧,即离涂胶人员更近的一侧设有挡块,挡住车门外板滑落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8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