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7166.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帝恒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27/12;C08L83/08;C08L27/16;C08L33/20;C08K13/06;C08K7/04;C08K9/06;C08K5/5419;C08K5/10;C08K5/09;C08K5/5313;C08K5/54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硅橡胶 护套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硅橡胶、氟橡胶、氟硅橡胶、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聚偏二氟乙烯、交联剂、钛酸丁酯、硬脂酸、二乙基次膦酸铝、改性纳米纤维、聚丙烯腈有机纤维、阻燃剂、抗紫外剂、稳定剂以及增韧剂组成,其中,改性纳米纤维为异氰酸酯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硼化钛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分组成:40~50份硅橡胶、10~20份氟橡胶、5~8份氟硅橡胶、2~3份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3~4份聚偏二氟乙烯、4~6份交联剂、1~2份钛酸丁酯、2~3份硬脂酸、2~3份二乙基次膦酸铝、3~5份改性纳米纤维、2~4份聚丙烯腈有机纤维、2~4份阻燃剂、2~3份抗紫外剂、1~2份稳定剂以及2~3份增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烯基苯基倍半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聚[苯并锡-环三聚磷腈-1,3,5-三嗪-2,4,6-三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剂为双(三氟甲烷磺酸)二茂钛,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锌,所述增韧剂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适用于电缆。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相应重量份的硅橡胶、氟橡胶以及氟硅橡胶加入密炼机中,升温至80~90℃,在150~200r/min的转速下密炼5min,加入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聚偏二氟乙烯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密炼10min得到主料;
(b)提高密炼温度至105~120℃,依次加入改性纳米纤维、聚丙烯腈有机纤维以及交联剂至主料中,在350~400r/min的转速下密炼15min,再加入硬脂酸、二乙基次膦酸铝、阻燃剂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密炼10min;
(c)加入钛酸丁酯、抗紫外剂、稳定剂、增韧剂在105~120℃温度下、500~650r/min转速下密炼10min,薄通4次;以及
(d)升高密炼机温度至130~140℃,450~500r/min转速下密炼5min,薄通5次,制得所述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的改性纳米纤维为异氰酸酯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硼化钛纳米纤维,所述改性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1)配制体积比为1:1的醇水溶液200mL,用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得到混合溶液;
(b12)将10g硼化钛纳米纤维均匀分散至所述混合溶液中,在50℃的水浴中以400r/min的转速搅拌;以及
(b13)逐滴加入1mL的异氰酸酯三乙氧基硅烷,继续搅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硅烷改性硼化钛纳米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的交联剂为乙烯基苯基倍半硅氧烷,所述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21)称取18.7mL的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6.5mL的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混合组成油相,称取12mL异丙醇、20mL去离子水和3mL浓盐酸组成水相,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通入氮气保护,搅拌下油浴升温到75℃,反应10h;以及
(b22)静置将上层酸水倒出,加入100mL的去离子水,在60℃搅拌下水洗至中性,在100℃、-0.1MPa下真空干燥10h得到乙烯基苯基倍半硅氧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的阻燃剂为聚[苯并锡-环三聚磷腈-1,3,5-三嗪-2,4,6-三胺],所述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31)称取7.8g的三聚氰胺和195g的37%浓度的甲醛溶液混合,加热40℃至三聚氰胺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白色的前驱体,用无水乙醇洗涤,在50℃下烘干备用;
(b32)10g的前驱体在40℃下溶解到250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置于三颈烧瓶中搅拌;以及
(b33)同时量取10mol的N3P3Cl6溶解到三氯甲烷中,然后逐滴加入到上述三颈烧瓶中,在40℃下保持反应2h,完成后加入60mol的三乙胺,调节温度至60℃保持4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聚[苯并锡-环三聚磷腈-1,3,5-三嗪-2,4,6-三胺]阻燃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帝恒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帝恒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橡胶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