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制视力矫正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56994.4 | 申请日: | 2017-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宏;张站铭;李存明;寇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宏 |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7/02;G02C1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 地址: | 11001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视力 矫正 | ||
本发明属视力矫正眼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视力矫正镜,包括镜框(3)及镜腿(4);镜框(3)内设有一体化眼位近视矫正镜片;一体化眼位近视矫正镜片包括圆形镜片体(1);圆形镜片体(1)分为上功能区及下功能区;上功能区为视远区(101);下功能区为视近区(102);视远区(101)为凹透镜;下功能区为一端厚一端薄的曲面棱镜与凸透镜复合而成的复合曲面透镜;镜框(3)上设有控制模块(5)。本发明便于控制设计精度,有效解除近视眼患者的睫状肌痉挛,在使用者出现非规范读写姿势时,能提供报警警示,可有效预防、治疗假性近视,又能矫正内隐斜视和外隐斜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视力矫正眼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青少年,能预防和治疗假性近视,矫正内外隐斜视的智能控制视力矫正镜。
背景技术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称为曲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近视眼度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眼轴长度延长。医学研究证实,眼球延长依赖视网膜周边离焦,按照屈光学理论,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者称为近视性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远视性离焦。近视眼的视网膜中央呈近视性离焦,而视网膜周边呈远视性离焦,这种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系促使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因。
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生早,发展速度快,据统计,小学、初中、高中平均近视率至少在60%以上,是目前危害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最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上至今为止出现许多防治近视的仪器,其基本技术路线包括:
(1)按摩、电脉冲刺激穴位;(2)磁场穴位刺激;(3)中草药局部渗入;(4)小孔眼镜;(5)眼球施压;(6)单纯凸透镜雾视疗法。经临床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均不能针对近视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产生良好的防治作用。目前对于青少年近视,眼科医院和眼镜店主要以配戴单光或双光渐进眼镜来干预,因为没有考虑到近视孩子是否有斜视,是什么类型的斜视、没有考虑到人眼看近眼球调节和集合,所以达不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或是效果不明显,造成近视度数不断增长。
另外,众所周知,中小学生学习看书时,并不是坐的越直越好,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CM)左右,如果控制不住这个距离,那只会起到反作用。现在中小学生由于读写坐姿不正确,一般市场上采用托住坐姿矫正器,这种矫正器携带不方便,安装在桌子上也不是很方便、美观,所以不容易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于控制设计精度,有效解除近视眼患者的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凸度降低,在使用者出现非规范读写姿势时,能提供报警警示,可有效预防、治疗假性近视,又能矫正内隐斜视和外隐斜视的智能控制视力矫正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控制视力矫正镜,包括镜框及镜腿;所述镜框内设有一体化眼位近视矫正镜片;所述一体化眼位近视矫正镜片包括圆形镜片体;所述圆形镜片体分为上功能区及下功能区;上功能区为视远区;下功能区为视近区;所述视远区为凹透镜;所述下功能区为一端厚一端薄的曲面棱镜与凸透镜复合而成的复合曲面透镜;所述视远区与视近区的折射率n=1.5~1.6;所述圆形镜片体的直径D为70mm;阿贝数为34.7;所述视近区在使用区域的棱镜度Ψ为2~4Δ;所述圆形镜片体中心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所述圆形镜片体的镜片直径为为70mm~75mm;视远区与视近区的光度差为300~500度;所述视远区光学中心A与视远区与视近区之间分界线的距离为4mm~5mm;所述视近区光学中心B与视远区与视近区之间分界线的距离为7mm~8mm,内移1mm~2mm;
所述视远区及视近区中各表面上动点位置满足如下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宏,未经刘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容无功补偿模块化组
- 下一篇:一种鹿角儿童浴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