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免存水型事故油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6798.7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凯;杨军永;于良;于志勇;纪永芹;张波;刘立;王珅;郭彩云;韩成凯;王玥;周频;施鑫;王洋;张健强;亓爱群;马帅;赵兴利;孟昭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免存水型 事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新型事故油池,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内免存水、无积水型事故油池,主要应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内事故油池的设置。
背景技术
事故油池是变电站室外主变压器等充油电气设备发生泄油事故时能容纳一定泄油量的设施,其对避免造成周围环境污染、防止火灾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事故油池主要设计原理为利用油水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压强差通过调整进油(水)管与出水管的标高实现油水分离的功能。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单腔式利用虹吸作用的事故油池,一种是双腔式利用连通器工作原理的事故油池。
变压器油是石油的一种分馏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族饱和烃、芳香族不饱和烃等化合物。其密度均小于水,各项组成分子均大于水分子。
以上不足之处在于:
1、两种方式的事故油池均需要油池内存水方能实现油水分离。
2、存水致使事故油池的无效体积增大而增加额外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油水分离效率较高的变电站免存水型事故油池。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免存水型事故油池,包括事故油池,在所述的事故油池内设有渗透膜构件,所述的渗透膜构件铺设在事故油池的四个侧壁和油池的底部上方位置;在所述的事故油池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穿透侧壁上的渗透膜构件的进油水管,相对的另一侧是与其内部连通且位于渗透膜构件下方的出水管。
进一步的,位于油池的底部上方位置的渗透膜构件通过支撑装置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多个间隔分分布的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位于侧壁的渗透膜构件和位于油池的底部上方位置的渗透膜构件以及事故油池的顶部,三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使进来的油和水混合物全部经过渗透后,水才能从出水管出去。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事故油池顶部设有下人孔和爬梯,下人孔和爬梯为检查维修和更换渗透膜构件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人孔的位置设有一个盖体,在不需要进行维修时,该盖体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加进行维修时,开启该盖体,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的渗透膜构件为生物渗透膜或人工合成渗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事故油池底部的排水面设有一定的坡度,方便排水,所述的出水管位于排水面的最低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渗透膜构件黏贴在所述的事故油池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进油水管内的油和水混合物通过采用渗透膜构件(可为生物渗透膜或人工合成渗透膜,例如平板陶瓷膜)的方式使得变压器油保留在事故油池内,而水通过渗透膜构件)后通过出水管流出事故油池,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预定功能。其中支撑构件为渗透膜构件安装提供支持作用,其下人孔和爬梯为检查维修更换构件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本发明的主平面图;
图2为图1的1-1剖面图;
图中:1进油水管,2出水管,3事故油池,4下人孔,5支撑装置,6渗透膜构件,7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事故油池需要油池内存水方能实现油水分离以及存水致使事故油池的无效体积增大而增加额外投资;,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免存水型事故油池。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免存水型事故油池3;在所述的事故油池3内设有渗透膜构件6,所述的渗透膜构件6铺设在事故油池的四个侧壁和油池的底部上方位置;在所述的事故油池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穿透侧壁上的渗透膜构件的进油水管1,相对的另一侧是与其内部连通且位于渗透膜构件下方的出水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灯具线路的防拉拽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感应无线手机充电灯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