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6784.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汤伟;王晓兵;李瑞楠;侯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北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3/00 | 分类号: | G07F13/00;G06Q20/14;G06Q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电子 标识 加油站 智能 付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油站智能付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汽车的数量大幅度上升。与之配套服务的加油站的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绝大多数加油站的收费均通过现金交易或者加油卡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第一,由于办卡人员上班时长问题,开卡繁琐,油站客户多需要排队,充值麻烦。第二,现金交易的找零过程给车主和加油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第三,客户办加油卡后,无法知道卡的消费明细和充值明细。
近年来,国家开展了汽车电子标识和其读写设备产品的研发工作,将逐步在国内所有汽车上普及应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办卡人员上班时长问题,开卡繁琐,油站客户多需要排队,充值麻烦,现金交易的找零过程给车主和加油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客户办加油卡后,无法知道卡的消费明细和充值明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分别与车辆识别系统、入口地感器、出口地感器、RFID读写器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车辆识别系统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与摄像头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与车载RFID标签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管理系统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栏杆控制器、用户端、显示器、计费网关、油量控制系统和存储单元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电动栏杆控制器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分别与入车电动栏杆和出车电动栏杆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油量控制系统的输入接口通过导线与输入模块的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油量控制系统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与油量控制阀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计费网关的输出接口通过导线与扣费系统的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扣费系统的信号接口与用户端的信号接口连接,所述扣费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RFID绑定银行卡的信号输入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安装在入车电动栏杆的立柱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入口地感器与入车电动栏杆之间的距离、出口地感器与出车电动栏杆之间的距离均为2米,且入车电动栏杆、出车电动栏杆均位于入口地感器、出口地感器的行车方向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车载RFID标签内存储内容包括车主信息、账户信息和账户余额。
优选的,所述用户端为手机APP。
优选的,所述油量控制阀为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加油站智能付费系统,当装有汽车电子标识的车辆需要加油时,可以直接前往加油站汽车电子标识专用加油机加油,有效解决了现金交易的繁琐问题,采用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电子钱包技术,减轻加油站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图。
图中:1管理系统、2车辆识别系统、3入口地感器、4出口地感器、5 RFID读写器、6摄像头、7车载RFID标签、8电动栏杆控制器、9用户端、10显示器、11计费网关、12油量控制系统、13输入模块、14存储单元、15入车电动栏杆、16出车电动栏杆、17扣费系统、18 RFID绑定银行卡、19油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北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交北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6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罩超声波焊接方法
- 下一篇:柔性超声波焊接快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