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5676.6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大为 |
主分类号: | B60Q1/50 | 分类号: | B60Q1/50;B60Q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速 预警 信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速预警相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当前面出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往往采取踩刹车来紧急制动,此时,后面的刹车灯亮起,在后面的司机看到刹车灯后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当前面虽然出现情况,但不是特别紧急情况,司机往往不需要采取踩刹车制动,只需要松开油门即可,这时车速减慢,但刹车灯不亮,不能有效地提醒后面的司机和行人,不能够有效的避免追尾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该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包括感测器、定时器、数据连接线、尾灯连接线和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定时器和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之间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所述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螺纹连接在感测器的下侧边缘位置,且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和感测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测器包括上层护壳、固定装置和加速踏板卡位装置,所述感测器通过固定装置将上层护壳紧固在其上部,且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通过触点和下部数据槽的电性连接进行数据传递,所述触点位于上层护壳的中部,所述下部数据槽连通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
优选的,所述定时器包括内置电路板和内置电器元件,所述定时器的表侧护壳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不低于四个,且固定装置对称分布在定时器表侧护壳的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的内部设置RS232转485转换器。
优选的,所述上层护壳和触点之间设置面板,且面板与触点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连接线和尾灯连接线均插接在定时器的一个数据线孔内,且数据连接线和尾灯连接线分别电性连接定时器。
优选的,所述定时器通过尾灯连接线连接刹车开关。
优选的,所述尾灯连接线设有三根,分别为黑色线、红色线和绿色线,所述黑色线为共用地线,所述红色线为输入电源,所述绿色线为输出电源,且红色线和绿色线分别接于原有刹车灯开关的输入和输出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减速预警信号装置,基于利用发动机阻滞力减速无信号的空白产生,本装置有效提示后车,在前车有减速意向时向后车提示,车载尾灯亮起1-2秒后自动熄灭,提前0.5秒-1秒采取措施,在时速30-90(公里/小时)间,刹车距离将会减少4-12.5米,有效的保障了人车安全,有效减小了被追尾和追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感测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时器内置电路板电路框图。
图中:1感测器、2上层护壳、3定时器、4数据连接线、5尾灯连接线、6感测信息数据传输装置、7固定装置、8内置电路板、9固定装置、10内置电器元件、11触点、12面板、13加速踏板卡位装置、14下部数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大为,未经黄大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沙发(NS1687)
- 下一篇: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