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钢切片刀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5040.1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燕芹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1D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耐用 不锈钢 切片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制备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钢切片刀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切片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人们总希望切片刀越薄越好,越锋利越好,然后由于目前材料的限制,切片刀也不能真的做到“片”状,再薄刀背厚度也大于3mm,否则非常容易变形断裂,如此也致使了切片刀不能锋利到削铁如泥,而且重量也不有太大的减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打磨否则会变钝。而且对于同样的材料,刀的厚度与硬度成正比例关系,到越薄硬度越低,无法实现或者轻薄锋利且硬度又足够的刀具。因此,现实生活,为了满足锋利和硬度的要求,常常需要配备各种刀具,如切片刀、斩切刀、砍骨刀,实在非常麻烦。
另外,现有的不锈钢刀具在通常条件确实不会生锈,但在电解质物质较多的潮湿环境也是有可能生锈,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不生锈。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切片刀的制备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切片刀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切片刀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不锈钢材料熔融成原料液体,将液体浇注到刀片模具中成型;
(2)将成型的刀片加热到780℃~830℃,保温处理4~5小时;
(3)将步骤(2)热处理后的刀片放入淬火油中冷却;
(4)将纳米级的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放置于高温炉加热至1600℃~1700℃;
(5)将高温的二氧化硅粉末均匀喷射到刀片的外表面,立即液氮冷却1~2秒;
(6)将外表面覆有二氧化硅的刀片放置于模具中加热至1300℃~1400℃,保温处理1.2~1.5小时;
(7)将步骤(6)获得的刀片自然冷却至700℃~800℃,再送入密闭的冷却室使用液氮喷雾冷却20~30秒;
(8)将刀片与刀柄进行装配包装。
优选的,步骤(1)获得的刀片的平均厚度小于2.5mm。
优选的,步骤(5)中,二氧化硅粉末将刀片的外表面完全均匀覆盖,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纳米级。
优选的,步骤(2)将成型的刀片加热到800℃,保温处理4.5小时。
优选的,,步骤(4)中,将纳米级的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加热至1650℃。
优选的,步骤(6)中,加热至1350℃,保温处理1.3小时。
优选的,步骤(7)中,步骤(6)获得的刀片冷却至750℃,液氮喷雾冷却20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熔融的不锈钢原料利用模具直接成型,快速简便,刀片的刀背和刀刃厚度均由模具决定,省去开刃的步骤。本发明步骤(2)的热处理和步骤(3)的油淬提高了开模获得的初成型刀片的硬度和韧性,步骤(5)的高温二氧化硅温度非常高在接触刀片时使刀片接触部局部融化随后立即冷却使二氧化硅嵌入刀片中,步骤(6)高温使二氧化硅和刀片更好地结合,刀具模具调整刀片的形状放置刀片并行也确保刀片外表面的光滑平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得的切片刀,不仅具有结晶性二氧化硅的高硬度,同时也具有不锈钢优良的韧性,即使刀片厚度超薄,硬度却很高,非常轻便锋利。由于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耐磨性能优异,基本不需要磨刀,而且二氧化硅层几乎隔绝刀片的不锈钢材料与外界的接触,进一步杜绝生锈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强度耐用不锈切片刀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不锈钢材料熔融成原料液体,将液体浇注到刀片模具中成型;
(2)将成型的刀片加热到780℃,保温处理4小时;
(3)将步骤(2)热处理后的刀片放入淬火油中冷却;
(4)将纳米级的结晶型二氧化硅粉末放置于高温炉加热至1600℃;
(5)将高温的二氧化硅粉末均匀喷射到刀片的外表面,立即液氮冷却1秒;;
(6)将外表面覆有二氧化硅的刀片放置于模具中加热至1300℃,保温处理1.2小时;
(7)将步骤(6)获得的刀片自然冷却至700℃,再送入密闭的冷却室使用液氮喷雾冷却20秒;
(8)将刀片与刀柄进行装配包装。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燕芹,未经李燕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柴油机活塞销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类零件现场修复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