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涉及热电热交换系统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2771.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J.W.爱德华兹;R.J.瑟里恩;M.S.朱恩;A.亚达夫;J.B.萨默斯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诺尼克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小文;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涉及 热电 热交换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热电制冷系统,其包括:
至少一个冷却腔室;和
热电热交换系统,其包括:
多个级联散热器,其包括多个级联冷侧散热器和热侧散热器;和
多个热电冷却器,其布置在所述多个级联散热器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级联冷侧散热器包括第一冷侧散热器和第二冷侧散热器,其中所述多个热电冷却器中的第一多个热电冷却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冷侧散热器与所述第二冷侧散热器之间;且
其中,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受回路,其连接到所述第一冷侧散热器;和
第二接受回路,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冷侧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腔室包括第一冷却腔室和第二冷却腔室,所述第一接受回路与界定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所述热电制冷系统的内壁热接触,且所述第二接受回路与界定所述第二冷却腔室的所述热电制冷系统的内壁热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受回路集成到界定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所述内壁上,且所述第二接受回路集成到界定所述第二冷却腔室的所述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接受回路集成到界定所述第一冷却腔室的所述内壁中,且所述第二接受回路集成到界定所述第二冷却腔室的所述内壁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接受回路根据热对流原理操作,使得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活动时,所述第一接受回路提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接受回路的被动双向传输使得从所述第一冷却腔室提取热量;且
所述第二接受回路根据热对流原理操作,使得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活动时,所述第二接受回路提供冷却介质通过所述第二接受回路的被动双向传输使得从所述第二冷却腔室提取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还包括热绝缘,所述热绝缘包括由下列各项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级联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腔室之间的热绝缘和多个级联散热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接受回路用作热敏二极管,其连同所述热绝缘一起操作来防止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停用时热量泄漏返回到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中;且
所述第二接受回路用作热敏二极管,其连同所述热绝缘一起操作来防止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停用时热量泄漏返回到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还包括排放回路,其连接到所述热侧散热器且与所述热电制冷系统的外壁热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所述排放回路根据热对流原理操作,使得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活动时,所述排放回路提供介质通过所述排放回路的被动双向传输使得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腔室提取的热量被排放到外部环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还包括所述多个级联散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腔室之间的热绝缘和所述多个级联散热器与所述外部环境之间的热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接受回路、所述第二接受回路和所述排放回路用作热敏二极管,其连同所述热绝缘一起操作来防止当所述热电热交换系统停用时热量泄漏返回到所述第一冷却腔室和所述第二冷却腔室中。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制冷系统,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来独立地控制布置在所述第一冷侧散热器与所述第二冷侧散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多个热电冷却器的不同子组以维持所述第一冷却腔室中的设置点温度,同时还抽送由布置在所述第一冷侧散热器与所述多个级联冷侧散热器中的前述冷侧散热器之间的所述多个热电冷却器中的第二多个热电冷却器排放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诺尼克设备公司,未经弗诺尼克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7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净化系统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暖通末端数字量流量调节温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