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2373.9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杨振忠;钱龙;罗远江;范华明;孟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强度 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动力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性好、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原材料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在电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为了适应电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需求,目前的电池模组在成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粘胶来实现各个部件的连接。粘胶的强度影响着整个电池模块的强度,若粘胶的强度不够,则会给电池模组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满足电池模组轻量化需要的前提下预估电池模组中粘胶及其它元件强度的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所述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包括:
建立电池模组的有限元模型,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及收容所述多个电芯的壳体;
将所述多个电芯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设置为粘胶连接;
设置所述多个电芯及所述壳体的材料及材料参数;
计算在各个工况条件下的各个粘胶连接处的受力情况,并根据所有粘胶连接处受到的最大力来确定所述粘胶的强度;以及
模拟各个粘胶连接失效时所述多个电芯及所述壳体在各个工况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并根据每个电芯及所述壳体受到的最大力来确定每个电芯及所述壳体的强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多个电芯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设置为粘胶连接;并通过计算在各个工况条件下的各个粘胶连接处的受力情况,以根据所有粘胶连接处受到的最大力来确定所述粘胶的强度;还通过模拟各个粘胶连接失效时所述多个电芯及所述壳体在各个工况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根据每个电芯及所述壳体受到的最大力来确定每个电芯及所述壳体的强度,从而使所述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能在满足电池模组轻量化需要的前提下预估所述电池模组中粘胶及其它元件强度,进而增强了所述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有限元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与另一个元件“相连”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强度预估方法的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图1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拆分为几个步骤,某些步骤可以省略。
步骤S1,建立电池模组100的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电芯10及收容所述多个电芯10的壳体20(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来建立所述电池模组100的有限元模型。
步骤S2,将所述多个电芯10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多个电芯10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连接设置为粘胶连接。
步骤S3,设置所述多个电芯10及所述壳体20的材料及材料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电芯10及所述壳体20的材料参数包括密度、泊松比、弹性数据及塑性数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2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