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1812.4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5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明;于钊;陈鸿帅;赵永强;赵开成;王晓宇;李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11384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子 控制 单元 can 接口 自动 测试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系统,用于快速完成被测电子控制单元的CAN接口功能的自动测试试验,并自动生成每个CAN信号的详细测试报告,所述自动测试试验包括CAN正常通讯时的CAN信号解析、收发及路由功能的测试,以及CAN通讯异常时CAN信号替代值的测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系统的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用例文件直接由CAN协议数据库自动生成,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简单,并且实现了CAN接收故障替代值功能及路由功能自动测试,只需单人半小时即可完成单个车载电子控制单元上千个CAN接口的自动测试,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电子控制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控制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汽车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来实现车辆的自动控制。其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控制技术大幅促进了相关汽车技术的提升,但也正因为如此,汽车中电子控制单元的质量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功能和性能。
电子控制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标志。传统汽车上从发动机、变速器到转向与制动系统等少部分具有电子控制;而相对的,新能源汽车上从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充电机、DC/DC到整车控制器,以及车身、辅助装置等都应用了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在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向汽车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汽车中的电子控制通过CAN通信协议实现,因此,对CAN通信的要求更高,并且,针对车载电子控制单元软硬件集成测试的CAN接口通讯测试也变得极为重要。
目前,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模式日益在车载电子控制单元领域得到应用,使得软件层面的测试可以在MIL或快速原型上进行测试验证,而当对经过验证的应用层软件进行软硬件集成时,CAN信号的软硬件集成测试工作量庞大且繁琐重复,原有的手动测试方法首先要设计CAN接口功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时需要同时调用多个软件进行,测试完成后分析结果、编写测试报告都是很大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开发进度。而且,现有技术中针对CAN接口的自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中,往往存在系统组成复杂,配置繁琐,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测试方法的要求有较多,且测试不同的电子控制单元时需要大量的变更软硬件的配置,实现起来较为费时费力,接口单元需要手动录入,工作量较大。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有效的针对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进行自动测试的系统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控制单元CAN接口自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所用到的测试用例文件直接由CAN协议数据库自动生成,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方法简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