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9940.5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底板、外管、内管、第一卡接装置、控制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外管固定在底板上;内管能够在外管中拉伸,内管与外管能够通过第一卡接装置固定;控制构件设置在内管的顶部区域,第一连接构件分别与控制构件和第一卡接装置的第一卡接件连接;控制构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能够控制第一卡接件的卡合;所述第一连接构件采用绳或者索或者弹性杆。采用本发明的沉降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管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路基施工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要求:高速和一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15cm,二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30cm,三级公路工后沉降应小于50cm。为了确定工后沉降,道路施工中一般会埋设路基沉降板,来进行施工监测。
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沉降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沉降板1、加劲肋2、沉降管3、管箍4,路基沉降时,沉降板1和沉降管3会随着路基的沉降而沉降,因此只需要测定沉降管口的高程即可,此外,随着路基填土不断增加,沉降管3需要加高时,通过管箍4不断加高。申请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上述沉降监测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赶工期期间,填土速率较快,将沉降管3掩埋,再次监测时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寻找沉降管;
2.填土的不断增加,沉降管也需要不断的加高,沉降管在加高过程中,由于管顶螺纹连接的原因,往往会使得加高的沉降管是倾斜的,进而造成了监测的数据有误.
通过检索现有的专利文献与非专利文献,上述2个问题、尤其是第1个问题并未记载,也没有现成的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管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被填土掩埋时不易接管的问题。
一种沉降监测装置,包括沉降板(1)、外管(3)、内管(4)、第一卡接装置(6)、控制构件(9-1)、第一连接构件(9-2);外管固定在沉降板上;
内管(4)能够在外管(10)中拉伸,内管(4)与外管(10)能够通过第一卡接装置(6)固定;
控制构件设置在内管(4)的顶部区域,第一连接构件(9-2)分别与控制构件(9-1)和第一卡接装置(6)的第一卡接件(6-2)连接;控制构件(9-1)通过第一连接构件(9-2)能够控制第一卡接件(6-2)的卡合;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9-2)采用绳或者索或者弹性杆。
进一步,内管(4)的顶部安装有杆顶紧固件(8),杆顶紧固件(8)的设置有通孔(8-3),控制构件(9-1)螺纹连接在通孔(8-3)中,旋转拉起控制构件(9-1)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9-2)带动第一卡接装置(6)滑动,使得内管(4)能够自由滑动。
进一步,控制构件(9-1)设置在内管的侧壁,控制构件(9-1)包括旋转件(9-1-1)以及转动轴(9-1-2);第一连接构件(9-2)缠绕在转动轴(9-1-2)上,通过转动旋转件(9-1-1)来控制第一连接构件(9-2),进而控制卡接件;其中,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9-1-2)在与滑轮(4-2)的转轴方向垂直。
进一步,第一卡接装置(6)包括设置在内管(4)中的活动槽(4-3),第一卡接件(6-2)以及与其连接的弹簧(6-1)设置在所述活动槽中,弹簧(6-1)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槽中,在所述活动槽的表面设有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9-2)穿过上述活动槽表面的孔与第一卡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与第一卡接件(6-2)的对应的活动槽的正内侧(4-1)设置孔,在活动槽的正内侧(4-1)的背面固设有滑轮(4-2),第一连接构件绕过滑轮(4-2)将第一卡接件(6-2)与控制构件(9-1)连接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之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