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8862.7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州县咸水虹桥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0;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稻米一直是南亚、东南亚和中国人民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含硒量高低与人体硒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硒摄入量的不足,对人体健康将造成潜在威胁,而广大的水稻产区多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开展富硒水稻种植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富硒大米除留存了普通大米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具有抗癌、防癌、保护心脏和延缓衰老、抗氧化与消除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特殊保健功能。富硒大米的特殊保健功能以及硒是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促使富硒水稻的迅速发展,富硒优质大米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得到的富硒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种植出来的水稻的硒元素的含量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硒元素含量的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水稻的质量,使水稻硒元素的含量得到有效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整地:选择无污染且排水良好的田地,除去石块,在田地的四周修筑高度为30-35cm的田埂,然后进行压青、灌水、沤制、施耕耙平、分垄;向处理好的田地均匀施撒基肥,并加入草木灰15-20 kg/亩,然后灌水进行泡田,泡田时间为1-3天;
2、选种:选用丰产、分蘖力强、穗大粒多、较抗病和抗倒伏的优良品种作为播种的种子,将播种的种子用清水浸泡7-8h后取出,摊开晾1-2小时;将种子放入多菌灵稀释溶液中浸泡2-3天,每5-6小时搅拌一次,使种子着药均匀,消毒完成后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将其放入富硒溶液中浸泡5-8min,取出后晾20-30min,得到富硒种子;
3、育苗:将步骤2中所述的富硒种子播种在育秧盘中,再喷洒复合营养液,25-30天至90%以上富硒种子露白后,得到幼苗,其中所述富硒种子的播种间距为8-8.5cm;
4、移栽:保持田地水深为9-11cm,将步骤3所述幼苗移栽至步骤1所述田地中,幼苗的定植间距为20-25cm×20-25cm;
5、施肥:在移栽8-10天后,保持田地水深9-11cm,施腐殖酸硒酶复合肥100-135kg/亩;待秧苗齐穗后,保持田地水深9-11cm,追施尿素和硅酸钾,尿素施撒量为6-8 kg/亩,硅酸钾施撒量为2-5 kg/亩;在孕穗中期至初花期,对页面喷施有机富硒叶面肥,喷施量为20-25 kg/m2;
6、管理:移栽后,幼穗形成时以及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水稻在分蘖期前2天排干田间水;水稻在分蘖期中,每间隔5-6天在田间灌一次水,每次灌水的深度为3-5cm;水稻在灌浆期中保持田间水层深5-7cm;采收期前7-10天排除田间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35份水稻杆、20-25份稻米壳、25-30份松木屑、10-15份土豆皮、15-25份花生饼、10-35份芝麻饼、8-10份糖渣、12-15份鸡粪、8-10份牛粪、5-7份鹤草芽、15-20份黄腐酸钠、10-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锌、0.03-0.05份亚硒酸钠、0.006-0.01份催腐剂、2-5份微生物菌剂、200-220份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基肥中催腐剂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富硒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1-1.5份亚硒酸钠、0.2-0.4份腐殖酸钠、0.5-1份磷酸二氢钾、180-220份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复合营养液按原料重量配比为:亚硒酸钠2-3份、细胞分裂素1-3份、脱落酸1-3份、生长素1-3份、中药液提取物1-3份以及水100-12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复合营养液中中药液提取物按原料重量配比由胡桃根10-15份、虎掌草10-12份、龙眼草10-15份、炙首乌3-5份、八角茴香2-4份、黄芪3-5份、甘草2-5份和山楂叶10-15份混合后进行蒸煮、过滤、烘干后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州县咸水虹桥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全州县咸水虹桥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