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259.9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斌;刘燕婕;李宁;叶磊;吴中乔;邓耘;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瑞隆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巴胺 宿主 靶细胞 病毒样品 丹磺酰 印迹聚合物 病毒活性 混合溶液 快速检测 荧光变化 荧光分子 复合体 病毒 荧光 生物技术领域 聚合反应 水平确定 载体表面 洗脱剂 侵染 洗脱 配制 检测 安全 | ||
1.一种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宿主靶细胞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
首先称取多巴胺和丹磺酰多巴胺,配制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然后将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宿主靶细胞与多巴胺-载体复合体混合均匀,所述多巴胺-载体复合体是通过将多巴胺和载体材料混合,并在过硫酸铵催化作用下,多巴胺在载体材料表面发生自聚合反应而制得,以宿主靶细胞为模板、丹磺酰多巴胺为荧光功能单体、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在多巴胺-载体复合体表面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宿主靶细胞-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载体复合体;最后利用洗脱剂将宿主靶细胞从宿主靶细胞-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载体复合体上洗脱下来,得到宿主靶细胞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
2)检测病毒活性:
向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加入宿主靶细胞,即刻测定荧光值为I0,然后加入病毒样品,待病毒样品中的病毒完全侵染宿主靶细胞后,测定荧光值为I,I/I0-1表示荧光变化水平,通过荧光变化水平确定病毒样品中是否含有靶病毒以及该靶病毒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为纳米微球、微米微球或多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中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过硫酸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中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过硫酸铵的摩尔比为4: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靶细胞为大肠杆菌或鸡胚细胞,所述大肠杆菌的浓度为104~106CFU/mL,所述鸡胚细胞的浓度为104~106个/mL;所述洗脱剂为去离子水。
6.一种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载体材料以及聚合在载体材料表面的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荧光层,所述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荧光层具有特异性结合宿主靶细胞的印迹孔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为纳米微球、微米微球或多孔板,所述印迹孔穴的直径为0.8~1.7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是通过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所述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多巴胺-载体复合体:将多巴胺与载体材料混合,并在过硫酸铵催化作用下,多巴胺在载体材料表面发生自聚合反应制得多巴胺-载体复合体;然后制备宿主靶细胞-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载体复合体:首先称取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和过硫酸铵,配制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然后将多巴胺/丹磺酰多巴胺混合溶液、宿主靶细胞和多巴胺-载体复合体混合均匀,以宿主靶细胞为模板、丹磺酰多巴胺为荧光功能单体、多巴胺为功能单体,在多巴胺-载体复合体表面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宿主靶细胞-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载体复合体;最后洗脱宿主靶细胞:利用去离子水将宿主靶细胞从宿主靶细胞-丹磺酰多巴胺/多巴胺-载体复合体上洗脱下来,得到该宿主靶细胞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
9.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测定水中病毒含量以及区分水中活病毒和死病毒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瑞隆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瑞隆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2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化学镀钯的镀浴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除霜控制方法、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