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路面专用沥青、含有其的混合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8249.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伟;张海燕;夏磊;卜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1/00;C08L51/04;C08L57/02;C08L21/00;C08K3/06;C04B2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路面 专用 沥青 含有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路面专用沥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油沥青80~90份、高分子接枝共聚物2.5~4.5份、改性丁苯橡胶0~1份、增粘树脂2~5份、胶粉6~10份、橡胶油2~4份、稳定剂0.1~0.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透水路面专用沥青的混合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透水路面专用改性沥青采用多种复合材料,各种材料性能互补,使改性沥青的动力粘度、粘附性和粘韧性大幅提高,满足透水路面中下面层或小交通量及轻交通量的面层的设计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透水路面的沥青体 系,及含有该改性沥青体系的混合料。
背景技术
近几年“海绵城市”的提出使透水路面和大孔隙排水路面在我国 得到了广泛关注,此类路面具有排水渗水功能,可以减少路表径流, 提高雨水天气道路行车安全性,同时具有降噪作用,克服了传统的硬 化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缺陷。
透水路面也称为多孔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和OGFC(开级配 抗滑磨耗层)沥青路面等,在粗集料骨架内部有大量的贯通性孔隙。 透水性路面的高孔隙结构能让雨水有效渗入地下,减少城市地表径 流。然而,其高孔隙结构的透水路面使雨水进入路面结构层内部,也 容易使集料受到雨水侵蚀而剥落,导致路面松散、出现坑槽,影响道 路使用耐久性,因此,透水路面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材料铺筑。目前 国内传统的高粘度改性沥青大部分采用将SBS、SBR及石油树脂与石 油沥青共混制备高粘度改性剂,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国 外应用较为广泛的高粘度改性沥青以日本进口的TPS改性剂制备的 高粘度改性沥青和韩国的SK高粘度改性沥青为主(全国公路科技创 新高层论坛,2004:17-21),这些改性沥青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不利 于透水路面推广应用。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有必要提出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国情 的专门应用于透水路面中下面层的改性沥青,满足透水路面对粘度、 高温稳定性等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路面专 用沥青及其制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所述专用沥青的混合料及其制 备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所述混合料的应用。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透水路面专用沥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油沥青 80~90份、高分子接枝共聚物2.5~4.5份、改性丁苯橡胶0~1份、增 粘树脂2~5份、胶粉6~10份、橡胶油2~4份、稳定剂0.1~0.2份。
其中,所述石油沥青为90#道路石油沥青,所述高分子接枝共聚 物为星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与甲基丙烯酸甲 酯(MMA)单体接枝共聚得到的,其中单体的用量为星型苯乙烯-丁 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质量的30~40%。
其中,所述改性丁苯橡胶为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的丁苯橡胶。
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为C5系石油树脂、C9系石油树脂、二环 戊二烯系石油树脂及萜烯酚树脂、松香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石油树 脂与SBS、SBR等苯乙烯聚合物,以及高分子聚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相 容性,对沥青的粘度和强度均有改善。
其中,所述胶粉为活化橡胶粉,粒径为50~80目之间。所述稳定 剂为硫磺。
所述透水路面专用沥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石油沥青加热至140~170℃,将橡胶油加入到沥青中, 搅拌10~30min,升温至170~185℃,边剪切边加入高分子接枝共聚物、 改性丁苯橡胶,剪切30~50min,在180~185℃下,加入胶粉、增粘树 脂,剪切20~30min,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8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灰保存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拌高粘改性沥青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