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7718.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娟;杨小丽;宋海亮;吴青宇;朱兆阳;胡如幻;陈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生态 资源 回收 修复 集成 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生态组合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组合浮床分上层的水生植物层和下层的深度处理层;所述水生植物层由多个浮床拼接板构成,每个浮床拼接板上分别安装种植篮,种植篮中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深度处理层从外到内分为A处理区、B处理区和C处理区,在深度处理层上方安装有法兰横架,所述A处理区主要由沸石荷载纳米TiO2构成,沸石荷载纳米TiO2用悬挂支撑A连接在法兰A上,所述B处理区主要由水生动物网笼构成,水生动物网笼中有田螺,水生动物网笼用悬挂支撑B连接在法兰B上,C处理区主要由人工介质构成,人工介质通过悬挂支撑C连接在法兰C上,法兰A、法兰B和法兰C挂立在法兰横架上,所述浮床由4个固定杆固定,浮床外围由渔网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组合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介质为组合填料,所述组合填料由聚乙烯和涤纶丝制成。
3.一种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组合浮床、多个多功能生态袋、一个或多个增氧曝气装置耦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生态袋包括脱氮生态袋、除磷生态袋和去有机物生态袋,三种袋体交错堆叠在水岸交界处,靠近水侧以木桩固定生态袋体,靠近岸侧以植草地以缓冲岸边污水对生态袋的冲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生态袋采用顺丁码放方式逐层铺设,下层袋体铺设完毕后,在袋体表面骑缝处压设金字塔标准联结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生态袋由沸石固定脱氮菌群、生态袋袋体、净水植物、营养土和植生土构成,所述沸石占比生态袋体积的10%-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生态袋由煤渣、生态袋袋体、净水植物、营养土和植生土构成,煤渣占比生态袋体积的10%-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有机物生态袋由生物填料固定EM菌、生态袋袋体、净水植物、营养土和植生土构成,生物填料占比生态袋体积的10%-15%,所述生物填料是聚乙烯形成。
9.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态组合浮床和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0.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生态资源回收型生态修复集成系统修复污染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脱氮生态袋、除磷生态袋和去有机物生态袋岸堤源头进行控源截污、对岸边污染物造成拦截实现初步处理;
2)生态组合浮床沿岸边间隔放置在水体中,每隔10~20个生态组合浮床连接1个微纳米曝气系统,微纳米曝气系统间歇开启,3-4h/天,给浮床提供氧气并让水流沿一定的方向流动,上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层,水生植物层将利用丝瓜络秸秆富集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去除,水生植物根系过滤去除颗粒性污染物和藻类,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同时,下层污水依次进入A处理区、B处理区和C处理区,A处理区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动物并吸附磷元素,B处理区水生动物通过动物内部消化作用即食物链的方法将难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转化,C处理区的人工介质富集土著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污染水体不管从哪个方向流入,都能经过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加深对污水的修复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7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