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7600.9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束庆冉;赵毅强;叶茂;夏显召;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oc 技术 集成 cn 总线 节点 芯片 结构 | ||
1.一种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其特征是,由总控制器、CAN总线协议控制器单元、收发电路单元构成,总控制器用于实现对CAN总线协议控制器的寄存器配置并且完成数据的读出与写入;CAN总线协议控制器单元用于实现CAN总线数据链路层内容,包括数据成帧、错误检测和验收滤波;CAN收发电路单元实现CAN总线物理层内容,完成物理总线电平与逻辑电平的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其特征是,总控制器为单片机ip核,包括CPU、存储器、控制器和I/O口,其中CPU是处理数据位宽为8bit的中央处理器单元,一次处理一个8bit的二进制数,而且数据是按照字节为单位而进行处理的,单片机ip核通过I/O口实现与CAN控制器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其特征是,CAN总线协议控制器单元,具体由子模块REGISTERS、BTL、BSP构成,同时完成与三态接口、三态PAD有关的接口逻辑转换;其中,REGISTERS:实现接口管理逻辑的部分功能,解释来自CPU的命令,控制CAN寄存器的寻址,实现内部寄存器的读写,并向主控制器提供中断信息和状态信息;BTL:实现位时序逻辑功能,在报文起始处对总线传输数据与CAN总线上的位数据流进行同步,在之后接收报文的过程中,对时序偏差进行再次同步;BSP:实现位流处理器和错误管理逻辑的功能,包括子模块ACF、FIFO,执行CAN总线模块的错误检测、仲裁、填充和故障处理;ACF:用于实现验收滤波器功能,通过对总线上接收到报文帧的控制域进行验收滤波和验收屏蔽,确定其是否能够通过滤波进入接收缓冲器;FIFO:BSP子模块,用于存储从CAN总线上接收到并被确认的信息,并且对接收到的报文数目进行计数,同时在数据溢出时产生溢出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其特征是,收发电路中发送单元结构具体是,两个串接电阻R1和R2通过分压得到用于提供总线的隐性偏置,P0与N0晶体管用于产生符合CAN总线规定的差分标准电平,P0与N0晶体管之间串接的电阻R3和R4用于隔离显性电平和隐性电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OC技术的集成CN总线节点芯片,其特征是,收发电路中接收单元由比较器构成,具体地,N1与N2管组成电平降低电路,采用源跟随设计将CANH电平降低,P3、P4、P5、P6、N7、N8晶体管是比较器的核心电路单元,N7、N8管是差分对输入级,P3、P6管为短接成二极管形式的有源负载,P1、P2、N5、N6管实现输出从差分到单端的转换,N3与N4管组成镜像电流镜,用于对差分放大器进行直流偏置;比较器一共有两条反馈通路,第一条是通过晶体管N7和N8共源节点的串联电流反馈,表现为负反馈;第二条是P4和P5管的源漏极并联电压反馈,这条反馈通路是正反馈,当正反馈系数小于负反馈的系数时,整个比较器电路将表现为负反馈,同时电路将失去迟滞效果,当电路的正反馈系数大于负反馈系数时,整个比较器电路将会表现为正反馈,同时比较器电路将出现迟滞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76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