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6684.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覃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H04B1/10;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接收 通路 切换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通过第一接收通路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一切换门限值;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切换门限值时,控制移动终端从第一接收通路切换至到第二接收通路,并通过第二接收通路接收下行信号;第一接收通路中包括有滤波器,第二接收通路中不包括滤波器。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下行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获得较好的下行通信质量,提高编码率,降低重发率,进而能够节省由于重新接收额外消耗的电量,还能够增加通信距离,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接收通路中通常加入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声表面波滤波器)或BAW(Bulk Acoustic Wave,体声滤波器波)等滤波器,通过滤波器能够抑制接收频带之外的强噪声,避免强噪声导致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饱和,避免带外强噪声进入LNA产生交调产物并落在接收频段上,从而避免影响接收性能。在加入滤波器的信号接收通路中,滤波器存在不可避免的插损,且因滤波器导致端口阻抗不够收敛,这样会对下行信号接收造成一定衰减,这样,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形下,由于滤波器的插损以及端口阻抗不收敛,将会造成信号接收灵敏度下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形下,由于滤波器插损以及端口阻抗不收敛造成信号接收灵敏度下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
获取通过第一接收通路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一切换门限值;
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切换门限值时,控制移动终端从第一接收通路切换至到第二接收通路,并通过第二接收通路接收下行信号;第一接收通路中包括有滤波器,第二接收通路中不包括滤波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过第一接收通路接收的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第一切换门限值;
切换模块,用于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切换门限值时,控制移动终端从第一接收通路切换到第二接收通路,并通过第二接收通路接收下行信号;第一接收通路中包括有滤波器,第二接收通路中不包括滤波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应用程序时实现上述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不包括滤波器的第二接收通路,在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的情形下,控制移动终端从第一接收通路切换到第二接收通路,并通过第二接收通路接收下行信号,能够提高下行信号的接收灵敏度,获得较好的下行通信质量,提高编码率,降低重发率,进而能够节省由于重新接收额外消耗的电量,还能够增加通信距离,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接收通路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