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492.1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申佳胤;袁伟家;郑泽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5/02 | 分类号: | B61L25/02;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车站 站台 智能 引导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引导系统,特别是一种方便引导旅客乘车、提高旅客乘车效率的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统。TDMS系统,集成铁路运营中各个客运列车的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与TDMS系统对接,将这些信息解析、编码后传送到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获得上述信息后并结合客运站的调度运营管理特点、站台分布情况整合信息,并将信息传送到智能显示模块显示,引导旅客乘车。本发明的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通过TDMS系统、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以及智能显示模块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动态显示列车的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方便旅客根据引导高效快捷地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引导系统,特别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列车客运车站内动态地显示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方便引导旅客乘车的结构简单、提高旅客乘车效率的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铁路运营管理模式下,旅客很多时候乘坐的往往是过路车,在登乘列车时就需要提前检票并在站台上进行候车,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停靠时间短,所以需要旅客快速完成登乘作业。
现在的情况是,铁路客运服务为引导旅客能够准确定位候车位置,在靠近站台边缘的地上安装静态指示牌,表示出即将进站的列车停靠站台后车厢号所对应的候车位置。但是,由于列车有16节编组和8节编组的区别,站台上一般安装了两种不同颜色的静态指示牌,较早建设的客运车站甚至还有其他颜色和样式的静态指示牌。指示牌上通过数字和方向箭头,来表明车厢号和车厢左右位置关系。
正是由于静态指示牌颜色、样式不统一,临近安装在一起,且安装位置靠近站台边缘,给旅客造成很大困扰,不仅难以快速、准确定位候车位置,还会因为低头确认静态指示牌时不小心坠落到站台下,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现有的静态引导指示方式和静态指示牌在有效引导旅客,自主排队候车,快速完成登乘作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故此,旅客就需要不停地求助于站台上的客运值班人员,增加了客运值班员的工作负担。
与此同时,不可避免会使客运值班员在不停接受询问的情况下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客运纠纷事故频发,造成站台混乱,出现人身伤亡事故。混乱的状况下,客运值班员也很难有精力去专注于旅客的人身和财务安全,极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主要应用于列车客运站内动态地显示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方便引导旅客乘车的结构简单、提高旅客乘车效率的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客运车站站台智能引导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TDMS系统、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以及智能显示模块;
所述的TDMS系统,集成铁路运营中各个客运列车的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
所述的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与TDMS系统对接,获得铁路运营中各个客运列车的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解析、编码后传送到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
所述的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通过以太网与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连接,获得铁路局中心级控制模块经过解析、编码的铁路运营中各个客运列车的列车车次信息、到发时间信息、进路信息以及编组信息,并结合客运站的调度运营管理特点、站台分布情况整合信息,并将信息传送到智能显示模块显示,引导旅客乘车;
所述的智能显示模块,有规则地分布在客运车站站台两侧的指定地方,接收客运车站级控制模块的信息,并将信息动态地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