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线超宽极距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2861.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向晓东;李雪娥;李梦玲;向小晴;钟杰;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B03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除尘器 阳极框架 阴极框架 超宽 极距 双极 高压直流电源 过流通道 均匀布置 收尘极板 进气口 高压电缆线 高压输出端 细微颗粒物 对称布置 接地电缆 静电 出气口 电晕线 接地极 去除 垂直 流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线超宽极距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其技术方案包括静电除尘器本体以及位于本体两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静电除尘器内沿气流方向上垂直交替均匀布置多个阳极框架和阴极框架;阳极框架和阴极框架均由交替均匀布置的收尘极板和过流通道组成,过流通道和收尘极板的宽度相同,过流通道上对称布置2~3根电晕线;所述的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之间的距离为250~300mm,为超宽极距;所述阴极框架经高压电缆线与高压直流电源的高压输出端相连,所述阳极框架经接地电缆线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接地极相连。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静电凝并作用显著、能够高效去除细微颗粒物的复线超宽极距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静电除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复线超宽极距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器由于效率高、能耗低、能高效、低阻的处理大烟气量高温烟气,是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除尘设备之一。但由于静电除尘器存在一次性投资高、钢材用量多、对于PM10以下微细粉尘捕集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除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针对传统静电除尘器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研究者开始了对新型静电除尘器的研究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高压供电技术的进步,德国、美国等提出宽间距(阴极和阳极间距通常在150~200mm)静电除尘器并很快得到了工程应用(罗鑫,胡志光,杜昭.静电除尘器的新技术及其展望[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2):8-11)。极距加宽,外加电压提高,有利于粒子的荷电,增强电场强度,加快了带电粉尘的驱进速度,提高对高比电阻粉尘的适应性,遏制电场反电晕,减少二次扬尘,进而提高了对微细粒子的除尘效率。
上世纪70年代,德、美、日、原苏联等国家开始了关于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的研究。八十年代初,我国研究者也开展了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的研发工作(张国权.气溶胶力学-除尘净化理论基础[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如在横向极板除尘器中,极线和极板的形状及其配置优化实验研究,冲击式静电除尘器性能研究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推出了一种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一种横向极板绕流式湿式电除尘装置及湿式电除尘方法,专利号:CN201410643868.3),它提高了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捕集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依成武(依成武.新型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研究[D].江苏大学,2010:1-127)指出新型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横截面积和体积与传统静电除尘器相比明显减小,除尘区域内气流速度以及荷电尘粒在除尘电场中的驱进速度比普通结构的静电除尘器提高了很多。然而,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存在收尘面积减少和二次扬尘问题,其增效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为解决横向极板静电除尘器收尘面积减少和二次扬尘问题,向晓东、吴高明、聂衍韬等公开了一种“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CN201410076985.6)专利技术,该除尘装置在增大收尘面积和降低二次扬尘方面有显著作用,并且有静电凝并效应,可使细粉尘凝并成较大颗粒,有助于提高除尘效果。但此装置的电极结构为单线对单板,单根电晕线的电晕电流较小,不利于微粒的充分荷电。同时,单根电晕线和极板之间所形成的电场分布均匀性较差,不利于带电粉尘的静电捕集。而且,由于阳极线板和阴极线板交替布置,检修空间减少,导致操作人员难以进入电场进行电极故障查找或断线检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幅度提高电晕电流和电场分布均匀性的复线(2~3根电晕线)超宽极距(阴极和阳极间距>200mm)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进而实现更为高效地去除细微颗粒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线超宽极距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利用复线,以增加电流和电场分布的均匀性、提高电晕电流和电场强度;采取超宽极距,可减少二次扬尘、提高外加电压、节省钢材、便于维护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电除尘器灰斗
- 下一篇:静电集尘片的加工方法、静电集尘片和静电集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