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019.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易俊;汤奕;朱亮亮;王建明;张健;罗红梅;张鑫;林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电磁 功率 环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换流母线BUS1或第二换流母线BUS2的电压幅值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
根据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分别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以及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所述第一逆变器的电压等级大于第二逆变器的电压等级;
所述第一逆变器与第一换流母线BUS1连接,所述第二逆变器与第二换流母线BUS1连接,所述第一换流母线BUS1与第二换流母线BUS2通过n个依次串联的联络变压器连接;
所述根据第一换流母线BUS1或第二换流母线BUS2的电压幅值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包括:
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如下式:
ΔU=U1-k1×k2×…×kn×U1 (1)
或
ΔU=U2-k1×k2×…×kn×U2 (2)
其中,ΔU表示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kn表示第n个联络变压器的变比,U1表示第一换流母线BUS1的电压幅值,U2表示第二换流母线BUS2的电压幅值;所述根据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分别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包括: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如下式:
Δu1=-ΔU (3)
Δu2=ΔU (4)
其中,Δu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Δu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
所述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包括: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分别如下式:
Δγ1=Δu1(a1+b1/s) (5)
Δγ2=Δu2(a2+b2/s) (6)
其中,Δγ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a1、b1分别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Δγ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a2、b2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s表示积分因子,Δγ1和Δγ2分别满足:
-Δγ1max≤Δγ1≤Δγ1max (7)
-Δγ2max≤Δγ2≤Δγ2max (8)
其中,Δγ1max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的幅值限制值,Δγ2max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的幅值限制值;
所述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包括: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分别如下式:
α1=(γ1-Δγ1-γ1ref)(K11+K12/s) (9)
α2=(γ2-Δγ2-γ2ref)(K21+K22/s) (10)
其中,α1、α2分别表示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γ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γ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γ1ref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基准值,γ2ref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基准值,K11、K12分别表示第一逆变器中主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21、K22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中主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
所述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以及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包括:
判断α1是否大于0,若是则第一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1=K1U1Icos(γ1-Δγ1) (11)
Q1=-K1U1Isin(γ1-Δγ1) (12)
其中,P1表示第一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Q1表示第一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I为直流线路电流,K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比例系数;
若α1≤0,则第一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1=K1U1Icosγ1 (13)
Q1=-K1U1Isinγ1 (14);
所述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以及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包括:
判断α2是否大于0,若是则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2=K2U2Icos(γ2-Δγ2) (15)
Q2=-K2U2Isin(γ2-Δγ2) (16)
其中,P2表示第二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Q2表示第二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K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比例系数;
若α2≤0,则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2=K2U2Icosγ2 (17)
Q2=-K2U2Isinγ2 (18)。
2.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环网包括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第一换流母线BUS1、第二换流母线BUS2和n个依次串联的联络变压器;所述第一逆变器连接第一换流母线BUS1,所述第二逆变器连接第二换流母线BUS2,所述第一换流母线BUS1和第二换流母线BUS2通过n个依次串联的联络变压器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换流母线BUS1或第二换流母线BUS2的电压幅值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分别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根据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以及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如下式:
ΔU=U1-k1×k2×…×kn×U1 (1)
或
ΔU=U2-k1×k2×…×kn×U2 (2)
其中,ΔU表示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kn表示第n个联络变压器的变比,U1表示第一换流母线BUS1的电压幅值,U2表示第二换流母线BUS2的电压幅值;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如下式:
Δu1=-ΔU (3)
Δu2=ΔU (4)
其中,Δu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Δu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分别如下式:
Δγ1=Δu1(a1+b1/s) (5)
Δγ2=Δu2(a2+b2/s) (6)
其中,Δγ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a1、b1分别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Δγ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a2、b2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直流附加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s表示积分因子,Δγ1和Δγ2分别满足:
-Δγ1max≤Δγ1≤Δγ1max (7)
-Δγ2max≤Δγ2≤Δγ2max (8)
其中,Δγ1max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的幅值限制值,Δγ2max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的幅值限制值;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分别如下式:
α1=(γ1-Δγ1-γ1ref)(K11+K12/s) (9)
α2=(γ2-Δγ2-γ2ref)(K21+K22/s) (10)
其中,α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触发角,α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γ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γ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γ1ref表示第一逆变器的熄弧角基准值,γ2ref表示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基准值,K11、K12分别表示第一逆变器中主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K21、K22分别表示第二逆变器中主控制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α1是否大于0,若是则第一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1=K1U1Icos(γ1-Δγ1) (11)
Q1=-K1U1Isin(γ1-Δγ1) (12)
其中,P1表示第一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Q1表示第一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I为直流线路电流,K1表示第一逆变器的比例系数;
若α1≤0,则第一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1=K1U1Icosγ1 (13)
Q1=-K1U1Isinγ1 (14);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α2是否大于0,若是则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2=K2U2Icos(γ2-Δγ2) (15)
Q2=-K2U2Isin(γ2-Δγ2) (16)
其中,P2表示第二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Q2表示第二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K2表示第二逆变器的比例系数;
若α2≤0,则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如下式:
P2=K2U2Icosγ2 (17)
Q2=-K2U2Isinγ2 (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0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偿组件变化的电流感测
- 下一篇:编码方法、编码装置、解码方法和解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