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条自适应张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510.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尧;任杰;马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22;F16J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块 滑块 张紧机构 固定座 导轨 螺杆 密封条 张紧装置 螺母 自适应 弹簧 通孔 固定密封条 固定弹性 螺母安装 占用空间 直线移动 自适应性 垫片 固连 张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固定座、第二固定块、张紧机构;第一固定块用于固定弹性密封条的一端,第二固定块用于固定密封条的另一端;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二固定块安装在张紧机构上;张紧机构包括弹簧、垫片、调节螺母、螺杆、第一导轨、滑块;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螺杆位于第一导轨的槽内并固定在固定座上;调节螺母安装在螺杆上;滑块中间设有通孔,滑块通过通孔安装在螺杆上,并与第一导轨构成直线移动副;弹簧位于滑块和调节螺母之间,第二固定块与滑块固连;本发明的密封条张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调节范围大且占用空间小、张紧效果好、稳定性高、自适应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密封条自适应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气动技术广泛用于与生产的各个领域,密封成为制约气动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具有开口结构的气缸,密封的性能更需要可靠保证;密封条的张紧是密封的前提,所以一种密封条自适应张紧机构必不可少。
目前,针对密封条的张紧机构仍鲜有应用,对于带类或绳索类的张紧机构,这些张紧方式结构笨重庞大,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对于传送带的张紧有螺旋式张紧装置,滚筒的轴承座安装在活动架上,活动架可以在第一导轨上滑动,旋转螺旋杆使活动架一起前进和后退,达到张紧和防松的目的。但其行程太小而且不能自动张紧。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且具有自适应张紧效果的装置显得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CN204748469U提出了一种张紧装置,包括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可移动部分安装于固定部分且相对于固定部件可移动,可移动部分具有通孔,可移动部件的端部凸出于固定件,线或绳穿过可移动部件的通孔后改变走向,通过调节可移动部件端部凸出于固定部件的长度对线或绳的张力进行调整,固定部件上有不同间距的多个螺柱,螺栓中部有孔。此种张紧装置体积较大,且较为复杂,其未能实现自适应的张紧。
如专利CN104358848B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式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导向轮、以及与导向轮配合的张紧轮,还包括:转接在底座上的转动轴,该转动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轴,该固定轴上转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接在固定轴上的摆臂,该摆臂一端轴接有所述的张紧轮;用于将转动轴与底座相对固定的固定件;固定轴上设有扭簧。可见此中自动调节式钢丝绳张紧装置部件繁多,使用复杂,不易使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张紧装置一般都结构复杂或笨重庞大或无法实现自适应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密封条张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装置结构复杂及无法实现自适应调节的问题,本发明的自适应密封条张紧装置可以实现对密封条的张紧,并在密封条出现松弛时进行自适应的张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固定座、第二固定块、张紧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弹性密封条的一端,第二固定块固定密封条的另一端;所述张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外部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安装在张紧机构上;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弹簧、垫片、调节螺母、螺杆、第一导轨、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螺杆位于第一导轨的槽内并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在螺杆上;所述滑块中间设有通孔,滑块通过通孔安装在螺杆上,并与第一导轨构成直线移动副;所述弹簧位于滑块和调节螺母之间,弹簧穿过螺杆并支撑在螺母上;第二固定块与滑块固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发明对密封条的调节范围大:通过调整滑块5的位置,即可完成不同长度的密封条的调整安装,也可通过调节螺母的位置,实现密封条张紧度的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