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水分离复合添加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9699.8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夏磊;蔡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夏磊 |
主分类号: | C02F11/147 | 分类号: | C02F11/147;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分离 复合 添加 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分离复合添加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其中泥水分离复合添加试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5~25份,甘油酯10~13份硅烷偶联剂8~12份,四羟基合铝酸钠5~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8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酸酯3~6份,烷基伯胺10~15份。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泥浆中泥和水的分离,防止泥浆在进行压滤后泥饼粘附在压滤机滤室中,提高了泥、水的分离效率,避免了工人在刮落泥饼的过程中用手进行泥饼分离操作的安全隐患。不仅能够有效将泥浆中的重金属锁定在泥饼中,还能调节泥浆分离出水的PH值,防止分离出的水在循环再利用时对建筑工地的钢材造成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地泥浆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泥水分离复合添加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规模、体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对基础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基础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程控灌注桩基工艺,如冲(钻)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等。但这些工艺都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严重影响施工场地环境及运输过程中对市容市貌污染的副产品---泥浆、污泥等,从而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压滤机设备对泥浆进行处理,使混合浆体与泥浆中的水脱节,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分离后水从每块滤板的出液口流出,脱水后的泥饼留在滤室内,从而到达泥、水分离的效果。分离后的泥饼可用于基础回填、种植、制砖等用途;分离后的水可用于施工用水、灌溉、除尘等。达到循环利用的作用,且节省了泥浆运输处理的成本,同时防止在运输泥浆的过程中对建筑地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然而,若直接将泥浆采用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由于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在水中的混合程度较高,且泥浆产生的量大,这将大大降低泥水分离的效率。因此,往往会在采用压滤机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前,添加一定的试剂使泥水进行初次分离。
申请号为20121007839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泥浆泥水分离剂,该专利在泥浆中加入分离剂,搅拌后静置处理即得到上清液并将泥和水分离。
申请号为20131049650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泥浆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由2%~3%的聚丙烯酰胺、7%~8%的聚合氯化铝、20%~28%的氧化钙、8%~15%的四氧化三铁和余量的泥浆组成,在泥浆池内与泥浆均匀混合后,加入药物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
申请号为201210255156.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絮凝剂的配方,该专利将絮凝剂直接加入废浆中,并进行搅拌后,即实现泥水分离。该专利说明书中提到絮凝剂中不含重金属物质,然而其本身却没有去除重金属物质的能力。
以上专利以及现有技术中,均在泥浆中加入添加剂并进行搅拌静置后,以达到泥水初步分离的效果。然而在建筑施工中,将以上专利提到的添加剂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絮凝剂对泥浆进行泥水初步分离后,无法达到完全的泥和水分离效果,在进行初步分离去除上层水后,泥浆中的水分仍然较多,因此需要进一步采用压滤机进行泥和水进一步分离,而在压滤泥浆时,将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建筑工地中大多为黄泥,黄泥本身粘稠度较高,添加剂或絮凝剂则会进一步增加泥浆的黏性,在采用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后,泥饼将附着在压滤机滤室的滤布上,如图1所示,泥饼往往无法通过重力掉落,而需要人力采用工具将滤室内的泥饼刮落,才能使泥饼掉落收集装置中。这样不仅使泥浆分离效率大大降低,同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工人在刮落泥饼的过程中甚至直接用手进行泥饼分离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分离后的水作为灌溉、喷淋等用途时,由于在建筑工地,大型设备在工作时排放出的重金属以及酸性腐蚀物质较多,这些物质将会进入泥浆中,由于分离后水中的腐蚀性物质难以被分离处理,这将造成建筑工地中钢铁材料的腐蚀,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泥浆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难以被分离,一旦分离出的水被二次循环再利用时,将会对环境甚至人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夏磊,未经沈夏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流量可控、防堵塞拌料机
- 下一篇:聚醚连续式在线混料设备